你好,欢迎访问云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爱华镇河中村:抓住牛鼻子 生活“牛”起来


来源:爱华镇 作者:李珍艳 时间:2023年07月17日 18:54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爱华镇河中村立足区位优势,紧盯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黄牛养殖,为产业振兴再添“牛”劲,助力村民过上“牛生活”。

走进爱华镇河中村村支书刘国映家的黄牛养殖场,记者看到,夫妻二人正忙着清扫牛棚、铡草、喂料,牛棚里一头头毛色光亮的黄牛正大口咀嚼着草料。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村里黄牛养殖也越来越大,我有信心通过不断发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刘国映充满信心的说。

今年50多岁的刘国映,是爱华镇河中村党总支书记,2004年开始发展黄牛养殖。当时的河中村还没有人养殖黄牛,刘国映看到了黄牛养殖的市场前景,投资了1260元买了3头黄牛回家养殖,经过精心照料,回收效益还不错。

养牛之初,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牛添青草饲料,清扫牛舍,观察牛的健康状况,不敢有半点疏忽。为了提高养牛技术,不断扩大养牛规模,实行科学饲养,刘国映积极参加畜牧系统组织开展的养殖技术培训,还买来养牛的书籍,理论结合实践,力求全面掌握了解养牛技术。通过不断的学习钻研和实践,刘国映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掌握了牛的生长特点也更加坚定了他养牛的信心。2006年刘国映发现了黄牛良种改良,通过改良后的黄牛喂养周期短,饲料成本低肉,肉的品质更高,出栏率大。率先引进了黄牛良种改良技术扩大了养殖规模并在全村推广良种改良。2015年刘国映自己的黄牛养殖规模最大达到58头。牛价最高的时候最多出售黄牛26头,收入30多万元。


随着对市场行情判断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刘国映家的收入也年年攀升,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刘国映开始动员和鼓励村民一起发展黄牛养殖并把养殖技术免费分享给村里的养殖户带动他们一起发展。通过多年的发展,河中村2022年黄牛存栏达1100多头,涉及养殖户35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户40多户。随着村里黄牛养殖数量不断增多,村民们的钱袋子也日渐鼓了起来,很多村民买了小汽车,还有人在城里买了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河中村党支部书记刘国映介绍,河中村位于山区,气候寒冷,耕地面积较少,光靠种地赚不了几个钱,只够填饱肚子,村里很多人家都靠养牛为生,黄牛行情比较稳定,所以,至今没有一个产业能像黄牛养殖一样能把全村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的。河中村从2004年开始,就有头脑活络的村民开始研究养黄牛了,从起初的几十头慢慢发展到百余头,现在养牛的村民越来越多,每年黄牛存栏已超千头。下一步河中村党支部将成立合作社,给更多的村民开展黄牛养殖技术培训,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牛。

今年31岁的养殖户刘春海,家里养牛20多年,在村支书的动员下该起了新牛厩,扩大了养殖规模,今年养殖19头,预计出栏9头,挣个10万应该没有问题。

河中村共有11个组,其中安乐组、中言组,李家组、大平掌组4个小组的黄牛比小组的人还多,走进这几个小组,随处可见牛厩里成群的黄牛,不时传来“哞哞”的叫声。忠言组组长石林笑呵呵的对记者说,养牛让村里的人钱包都鼓起来了,大家都宠着这些牛宝贝。他家2010年开始发展黄牛养殖,今年共有黄牛16头,靠养牛盖起了40多万的小洋房,买了车子,养牛年均收入6万多元。

近年来,爱华镇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和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让产业振兴成为农民致富的强力引擎,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