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云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来源:云县人民政府 作者:云县发展和改革局  时间:2021-12-30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关于云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1年2月24日在云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云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云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建议。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云县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十三五”期间,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六大主要任务基本完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云县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收官的繁重任务,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的重大工作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好于预期,社会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9亿元,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9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亿元,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亿元,下降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亿元,下降4.3%;外贸进出口总额680万元,下降86.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8元,增长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1元,增长7.4%;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69.9亿元,增长2.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9%,控制在4.2%的目标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上级下达目标,其他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防控

织密疫情防控网格。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中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县为单位建立一级管理网格1个,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二级管理网格12个,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三级管理网格194个,以自然村和县城区50—100户为单位建立四级管理网格2402个。同时,将全县112个企事业单位和45个小区划归相应管理网格,落实管控责任。严格落实“扫码亮码、绿码通行”和体温检测制度,组织开展了12轮社会面“三清三查四告知”集中整治统一行动,全面加强对“八类”重点场所监督检查。

疫情防控保障有力。在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指挥下,形成各留验站(卡点)+指挥部办公室+乡(镇)联防联控机制,设置县分流中心1个、入县人员报到点13个,对疫情防控期间进入云县人员进行专业检测和精准分流,全面落实入县人员的管控责任。全县设置定点服务酒店3个,设置“集中医学观察点”1个。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0393万元,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药品、消杀药械、防护用品等卫生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工作,全县粮油储备充足,价格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制定《云县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印发处级领导挂包服务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复产复工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县防指办发〔2020〕15号),由33名实职县处级领导挂包服务36户规上企业、42户限上企业和57个重点项目,其他规下、限下企业和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下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按照行业和工作职责抓好复工复产服务,全县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率100%。

(二)项目建设强势推进,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重大项目建设强势推进。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成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总指挥部,采取“授全权、负全责”的方式,由23名处级领导牵头负责推进51个重大项目,形成了全县上下齐心协力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推动项目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的项目工作氛围。2020年,由县处级领导挂包服务的51个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0.93亿元。其中:19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37.66亿元,大临铁路、云凤高速正式通车,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一期项目通气投产,第二人民医院、粮食物流综合服务中心一期项目如期竣工。云临高速云县段、滇西南铁路“一带一路”物流园区(含公铁联运建设工程)、第二完全中学、云海阳光三期等14个项目稳步推进。1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78亿元,园区增量配电网、园区标准化厂房、工业大麻花叶加工生产大麻二酚(CBD)建设等8个项目实现开工,开工率66.7%。20个前期项目完成投资1.49亿元,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及附属设施项目、黄山老旧小区改造、琴山老旧小区改造前期工作推进较快,实现提前开工建设,茂兰河水库、马街河水库、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及附属设施、南涧至云县高速公路、昔归至云县高速公路等17个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成效显著。全县坚持在国家和省、市重大会议、重要政策中找项目、找机遇,扎实推进工作项目化,坚持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原则,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重大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及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三化”建设方面,谋划和储备重点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年内争取到位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8个,获得补助资金2亿元;争取到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个,获得专项债券资金1.3亿元;争取到位抗疫特别国债项目2个,获得国债资金1.4亿元。

项目储备谋划全面加强。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投资政策导向,抓住国家加大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力度的有利时机和中央及省级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建设的重大机遇,分析研究行业投资导向、政策,认真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工作。年内累计梳理上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68个,总投资65.5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4个,总投资124.01亿元;县城(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42个,总投资44.7亿元;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项目8个,总投资11.12亿元;省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5个,总投资6.01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项目64个,总投资79.77亿元。

(三)脱贫攻坚全面完成,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按照省、市关于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及时研究制定云县2020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队,按照“7+2+1”的标准配备精准扶贫信息员,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严格规范做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2020年,新纳入“两类人员”12户44人;消除脱贫不稳定户65户200人,消除边缘易致贫户134户301人;全县累计剩余的“两类对象”36户103人。2020年7月18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临沧市第三普查组正式进驻我县开展工作;8月10日,脱贫攻坚普查户表村表县表全部通过省级验收;8月30日,脱贫攻坚普查相关数据高质量通过国家级审核验收,脱贫攻坚普查各项工作圆满收官,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编制并全面推进实施《云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工作成效初显。“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湖)”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七改三清”“七个项专项行动”,城乡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农村村组公路、饮水、公厕、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建设成效显著。

(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后劲不断夯实

综合交通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云凤高速实现通车,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投入运营,云县至临沧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全县人民通铁路、通高速的梦想已变为现实,综合交通发展史上迎来了“第一次跨越”。南涧至云县高速公路、昔归至云县高速公路、云县通用机场等重点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县乡村公路、“美丽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水网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晓街河水库、大转水水库、撒马坝水库等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岔河水库、杨家村水库等工程加快推进。茂兰河水库、马街河水库、河中水库、佛应山水库、石头寨水库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年内解决了农村饮水1.85万人、牲畜饮水0.462万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综合和生态环境修复面积32.4765平方公里。河(湖)长制全面落实,“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新进展。

能源网布局和建设取得新成就。电源、电网建设配套,城乡电网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10千伏茶房变、35千伏茂兰变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幸福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完成投产,填补了县内无太阳能光伏发电空白。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云县段实现通气投产,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列入国家增量配电业务试点的县新材料光伏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有序推进。

信息网建设发展步伐加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4G网络主城区和重点乡镇实现全覆盖,5G互联网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其中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50%;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38.72%。

(五)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推进

科学谋划城市布局。启动《云县城乡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37.6平方公里,规划近期202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5平方米;规划远期203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2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等工作,为开展云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基础。抓住省政府将云县工业园区列为全省48个省级园区的机遇,打造城市副中心,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抓住大临铁路通车的重大机遇,建设铁路物流园区,实现站城融合发展,从而形成了北拓、南延的县城发展新格局。

提升城镇宜居环境。切实落实海绵化建设的要求,把海绵化理念贯穿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认真加强海绵化知识的系统培训。通过海绵化项目监管、技术服务、宣传引导等措施,扎扎实实抓好海绵城市、海绵乡镇、海绵村庄建设。目前正在编制《云县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植入海绵理念,按海绵技术规范审查和施工,使每个项目都达到海绵化建设的标准要求。2020年云县海绵城市建设任务0.4平方公里,正在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三河六岸”建设项目推进海绵化建设。

提升城市形象魅力。以实施“三河六岸”项目为总抓手打造城市生态水景观。加快城市入口美化建设进度,提升城市形象魅力。加快推进象山公园施工图设计和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文笔公园等多个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逐步推进实施城市“显山露水”生态景观打造工程,推动“美丽县城”建设;坚持彰显特色实施特色风貌街区建设。在县城建设特色风貌规划的指引下,立足人文、自然特征,启动实施特色城市风貌区建设,实施建筑立面改造、风貌提升、亮化提升、特色景观改造等改造工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工程。2020年末,县城累计建成污水管网96公里,污水收集处理率达80%;累计建成城市道路132.7公里、人行道40.68万平方米,在县城22条主要街道上划定公共停车位3556个;按照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达标要求,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公厕34座,在公共场所建成洗手池56个;累计建成城市路灯4170盏、LED灯带1.9万米,亮灯率达93%左右;实施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抓实创园工作,年内新增绿化面积4002平方米,县城绿地面积达414.8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9平方米,县城绿地率达35.89%,绿化覆盖率达41.55%,力争创建省级园林化城市,为年内争取获得“美丽县城”奖补支持奠定基础。

(六)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按照“稳粮增收可持续、提质增效转方式”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围绕市场、流通、加工和基地“四个环节”,突出抓好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着力构建具有云县特色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257万亩,省、市、县三级认定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分别为3个、16个和19个,全市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一、第二。建成高标准农田17.3万亩。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27亿元,增长5.7%。国家常规产粮大县持续巩固,实现粮食总产达21.59万吨,同比增长2.4%。

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优化工业结构,加快以酒为主的饮料业,以甘蔗、茶叶、核桃、畜禽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产业化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5.17亿元,占GDP的19.2%;非电工业实现税收1.79亿元,增长27.52%;完成工业投资1.75亿元,增长305.4%,新材料光伏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平台效应进一步发挥,累计入园企业86户,其中:工业56户,商贸30户;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65亿元;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0.64亿元,增长7.79%;工业总产值完成57.96亿元,增长30.66%;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92亿元,增长26.38%;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88%;园区吸纳就业人数7039人,增长15.09%,其中工业企业从业人数6103人,增长15.04%。

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积极开发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消费规模,提高服务业比重,有效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物流、商贸、金融服务业、电子信息业、房地产业、中介咨询服务业、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住宿餐饮、休闲旅游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5亿元,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3.24亿元,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0.36亿元,住宿业营业额1.72亿元,餐饮业营业额10.04亿元。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突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普及、发展,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抓好义务教育质量。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县第二完小建成使用,县第二完中即将建成,县城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合理。“全面改薄”提升工程按时完成,教育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1%;小学入学率99.95%,小学巩固率99.54%,小学辍学率0.06%,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52%,初中巩固率99.31%,初中辍学率0.5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4%。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云县被国务院医改办列为全国30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打造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云县模式”,成为全省全国的示范。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全县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完善,医疗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在健康云县、健康扶贫、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重点卫生民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医疗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

文旅事业繁荣发展。全县文化和旅游工作顺应发展新趋势,以大滇西旅游环线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加快全域旅游建设,在打造城市品牌、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加大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分馆各12个,服务点各194个。举办了“纪念徐霞客游云州381周年系列活动”和“百年铁路·圆梦大临·相约云县”大临铁路通车群众联欢活动,为打造徐霞客文化,树立云县文化旅游品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围绕云南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抓实“吃、住、行、游、购、娱、网、厕”等旅游要素体系建设,加大“旅游革命”的推进力度,结合云南省打好“三张牌”战略的实施,加快线上线下“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旅游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旅游转型升级,切实抓好乡村旅游的培育和发展。全县年内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亿元。云县头道水酒谷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漫湾白莺山风景区(覆盖漫湾镇白莺山村、新村、昔宜村)、茂兰镇安乐村、后箐乡菠萝村等A级旅游景区申报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推出寻茶之旅、问酒之旅、康养之旅、山野之旅、红色之旅、“重走霞客路”历史文化之旅、民俗文化之旅、沧江文明之旅八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目前已有部分旅行社推出了相关旅游产品。

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多措并举促就业创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织牢。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448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2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65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59%,就业见习15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5313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培训3908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885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8522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755人。完成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贷款1320户10260万元。全面完成“七五”普法规划任务,法治云县、平安云县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八)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开展殡葬改革宣传,由县处级领导按照脱贫攻坚挂钩分工负责挂包和督促指导乡(镇)落实殡葬改革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燃气市场清理整治规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宅基地改革有序推进。

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建立“5+X”工作联动推进机制,围绕“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突出创新引领,强化项目支撑,扎实推进“五大行动”17项重大工程和27项重点项目的实施,梳理提出第一阶段68项支撑项目。积极与华南理工大学、云南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林科院等开展合作,云南茅粮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立“曾新安专家工作站”,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特色生物产业研究中心”,云县凝鑫紫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建立“陈又清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充分利用创新示范区平台,通过加强向上汇报对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在推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三张牌”、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创新示范区30项考核指标基本完成,为全县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九)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云县”建设成效明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得到深入落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各族干部群众绿色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森林云县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预计达65.4%。启动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美丽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城“六城同创”工作,“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推进,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质达标率达100%,河(湖)长制有效落实,江河治理及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按照《云县“美丽县城”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美丽县城建设。自2019年“美丽县城”建设启动以来,34个“美丽县城”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34亿元,其中:2020年完成投资3.79亿元。

(十)高位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科学绘制发展蓝图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关键之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其他县处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级各单位及12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调整充实县规划办工作人员8名,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办公,为按时完成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领导小组主动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规划的汇报衔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共规划“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885个,计划总投资3788.85亿元。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云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按照程序编制完成《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为云县“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年的发展确定了目标、构画了思路、绘制了蓝图。

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县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指导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奋力拼搏的结果!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云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工业经济、实体经济发展依然困难,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不优,财政收入来源结构单一。三是发展质量不高,经济体量小,龙头企业、优强企业比较少,县域企业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抗风险能力弱。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社会事业发展不足,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分析症结、查找原因,精心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及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及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巩固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

——粮食产量增长0.4%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涨幅在3.5%左右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其他控制性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以内

要做好今年的工作,实现经济社会预期目标,就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着力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强化“六稳”“六保”政策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发挥政策稳市场、稳预期的效应,落实好市政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狠抓政策配套衔接和落地见效。坚持按月分析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聚焦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和扩大深化对缅开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五项重点工作,用好招商引资、建立工作机制、实行多层级月调度、组织难题专项攻关、建立干部激励机制等五个措施办法,着力破解疫情防控、土地要素保障、全产业链和配套、基本农田保护、多层次人才资源制约等五个关键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住粮食播种面积底线,力争粮食总产量增速达0.4%,总产量达21.6万吨以上。

充分发挥投资拉动关键作用。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来抓,坚持处级领导领衔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机制,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下大力气解决土地要素保障问题,确保新增耕地面积完成市级下达任务。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水利、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集中统筹项目要素保障,实施5000万元以上投资支撑项目工程58个。认真落实“工作项目化”机制,坚持“干好今年、备足明年、想到后年”,做实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全力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及省预算内等资金支持。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好中央、省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持续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严格执行企业困难问题交办、督办、反馈机制,重点帮助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用工和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实行“建档立卡”、定点帮扶,力争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

着力释放消费拉动潜力。注重需求侧改革,按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发展教育、育幼、康养、旅游、家政服务等新兴消费,鼓励和引导节能环保、循环再生等绿色消费,力争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9%,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0%。

(二)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和“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拓市场、建平台、解难题”要求,聚焦“糖、茶、核桃、果蔬、畜牧”5大优势产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向园区集中布局,打造一批绿色食品云县品牌。蔗糖产业:巩固和扩大甘蔗种植基地规模,对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进行补贴,新植面积3万亩;持续抓好5.26万亩云县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引导和扶持现有制糖企业、谋划引进大型耗糖企业,着力推进蔗糖企业向生产节庆用糖、消闲食品用糖、营养用糖、药用保健用糖、咖啡用糖等精深产品加工和资源化利用方向发展,在蔗糖产业链延伸上筑基础。茶叶产业:启动实施茶叶产业发展“五个一工程”,完成云县白莺山茶源博览园前期工作;推进茶企统一使用“临沧茶”公用品牌,积极形成“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融入“临沧茶”品牌构建体系,打造企业品牌竞争力。核桃产业:进一步加强已种植的153万亩核桃管护,推进原料基地提质增效,培育核桃系列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力求在核桃精深加工、产品储存,营销方面取得新突破,把核桃加工从油脂、饮料、蛋白粉等常规食品生产向保健品、化妆品、医药、工艺品方向延伸,做强做大核桃产业。果蔬产业:启动特色水果、蔬菜种植基地规划,积极融入全市“南菜北运”,稳步推动保鲜及冷链物流配套项目落地,打牢果蔬产业发展基础。畜禽产业:启动畜禽标准化养殖、高原生态牧场示范项目建设,推进“一县一品”山地黑肉鸡产业发展;实施肉牛产业“十百千万工程”,服务好上海鹏欣集团肉牛养殖项目、欧亚公司奶牛养殖(加工)项目落地;加快云县生猪定点猪屠宰场搬迁扩建、云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制(繁)种能力提升建设等项目实施。认真落实打造一流“绿色食品牌”十条措施,抓实“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示范创建,抓住种子、电商关键两端,持续推进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

持续打造“绿色能源牌”。结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政策,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的规划建设,形成风、光、水、储互补的能源优势。有序适度发展中小水电,提升水资源管理利用效能。加快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重点的绿色电源,启动实施云县盘河口水电站、云县幸福风电场、云县茶房分散式风电场、云县新材料光伏产业园区4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利用风力、太阳能资源,科学有序发展新能源。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矿电结合和承接清洁载能产业转移,探索替代化石能源消费模式。培育清洁能源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广应用绿色能源汽车。完善农村供电基础设施,推广以电代柴和电采暖,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和方式。加速引进硅产业方面的优质企业入驻,推动水电硅材一体化建设,优化硅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硅光伏、硅电子、硅化工、碳化硅产业集群建设。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和增量配电改革,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引导鼓励全县具有专变的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积极引进以电力、天然气为主的新型载能工业项目落地,提高工业用电量和电力消纳能力,充分释放漫湾、大朝山两座百万千瓦级电站产能,缓解“弃水、弃电”现象,全面提高水电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天然气管道布网建设,开工建设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二期项目,推动工业用气,加速企业燃煤锅炉淘汰,推进“煤改气”,提升工业用气比例;启动实施“气化乡村”工程,扩大居民生活用气覆盖面。

持续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抓紧云县幸福镇幸福村丙凤田园综合体项目、云南省民族地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建设(云县项目)、云县医疗康复中心等项目实施,推动健康产业与旅游、体育、文化、教育、医疗等融合发展。打响“云游云县·康养一生”形象,把云县建设成为新时代临沧乡村旅游引领者、云南一流的乡村康养旅居生活目的地。加快推进云县昔宜澜沧江畔特色康养小镇项目建设,以内地进入临沧“第一村”的昔宜村作为澜沧江流域临沧段旅游引爆点,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单一景区景点建设管理向综合旅游目的地发展转变,重点推动云县全域旅游规划,做好云县火车站游客集散中心规划设计,加快云县白莺山古茶庄园、云县亮山天池景区、云县幸福温泉旅游度假区、云县大控蚌温泉度假区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相关工作进度,科学配置周边旅游要素,以国际化、品质化、高端化为建设方向,推动旅游和康养深度融合,培育“健康+旅游”新业态,推动中医等医疗服务进景区,促进旅游由“观光型”向“康养型”转变,打造白莺山等国际康养旅游胜地。

启动培育百亿、十亿级产业。立足云县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绿色能源产业、茶叶产业、畜牧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6个百亿级产业;加快培育蔗糖产业、烟草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商贸服务产业、数字经济产业5个十亿级产业。

(三)着力推进现代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以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快推进云临高速公路、云县公铁联运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启动南涧至云县高速公路建设、昔归至云县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火车站片区交通枢纽、工业园区交通枢纽建设;全面启动县乡道提级改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公路、特色示范村公路和自然村公路改造。启动云县至保山铁路、羊头岩至勐简高速公路、临沧(羊头岩)至景东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云县通用机场、澜沧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落实推动“兴水润滇”工程,加快推进云凤大型灌区等重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持续推进茂兰河水库、马街河水库、勐底河水库、河中水库、石头寨水库、石板桥水库等6座水库和澜沧江流域干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调水工程、刘家箐水库至爱华镇勐勐连通工程前期工作进度。加快推进涌宝镇、栗树乡集镇供水工程建设。对正觉庵水库、绿荫塘水库等一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

加快完善能源保障网。加快城市配网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确保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110千伏田心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力争开工建设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二期)项目,有效推动天然气综合利用,提升“气化云县”水平。加快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前期规划工作。积极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现代物流网和新型基础设施网。推进电子商务双创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滇西南铁路“一带一路”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完善县、乡(镇)、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数字云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网络延伸覆盖,积极争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实现4G网络全覆盖,建设5G网络,提速“智慧云县”建设。

(四)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大工业招商工作力度。以“大招商、招大商、招优商、招强商”的理念来谋划2021年的招商引资,要做实“四个一”工作准备(即:做实一个招商方案,做实一套比较完善的招商项目体系,做实一个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文本,做实一套招商服务机制),筹备召开好有规模、有影响力的招商推介会,力争工业招商到位资金增长12%。

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引入国企、全国著名酒业集团和社会资本,通过混改、重组等方式,加大酒产业整合力度,助力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茅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脱困重生;大力支持云南司岗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家盟茶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扩大木瓜果酒、特色酒及配制酒生产规模,强化市场营销,拓展市场占有率。巩固满负荷生产糖厂基地,着力恢复云南云县甘化有限公司、云南省云县幸福糖业有限公司入榨量;支持培育临沧市工立工贸投资有限公司开发蔗糖精深加工,加大糖蜜等综合利用,延长蔗糖产业链。引进中药萃取精深加工生产线,重点实施以滇龙胆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项目、有效推进工业大麻花叶二酚(CBD)萃取加工等项目。加快建设云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制(繁)种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和云县山地黑肉鸡制(繁)种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依托上海鹏欣集团发展乳肉牛养殖、繁育及配套饲料的生产、加工项目。加快推进核桃原料基地提质增效,培育核桃系列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力求在核桃精深加工、产品储存,营销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大茶叶整合力度,加强推进初制所标准化建设;依托“滇西茶城”,着力打造茶叶交易平台,将“滇西茶城”打造成滇西南最大茶叶交易市场及茶文化旅游小镇。

全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云县新材料光伏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城坝片区水厂及配套输配水工程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绿色科创孵化园中园建设项目、滇西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一体化综合产业园项目。积极开发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加快风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加快推进云县工业大麻花叶加工生产大麻二酚(CBD)建设项目、大朝山水电站水轮机转轮更新改造建设项目、云县咖啡坚果精深加工生产线及林木育种基地建设项目、云县年产3万吨生物质颗粒建设项目、云县年产10万吨再生铝加工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同时,以推进与上海鹏欣(集团)合作为契机,探索乳肉牛养殖、繁育及配套饲料产业项目向工业项目转型,积极促进精深加工产业链在云县落地,实现产业化及工业化有效衔接。

(五)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强规划控制。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强化规划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从城市空间管控、特色风貌塑造、建筑特色引导等方面出发,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规划与设计、建设的整体性,提高规划的指导和监控水平。统筹协调城市形态格局、建筑风貌、街道立面、天际线、楼际线及色彩、标志系统,科学确定城市景观核心区,保留、保存、保护文物古迹,修复和合理利用现存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古镇名村等文化遗迹,突出城市建筑风格和建筑特色。完成象山公园及三个城市入口等核心区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形象。谋划好新城区建设,要管控好水磨片区及高速公路的入口,严格规划控制和建设好火车站片区,坚持所有周边土地绝对不能私人占有。

强化城市管理。牢固树立“管理也是建设”的理念,把依法治理的理念体现到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运用法治思维治理城市,不断理顺体制机制,创新治理手段,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城市管理从单项整治向综合治理转变、从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积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以智慧化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坚持问题导向,控拆双管齐下,保持控违拆违的高压态势,落实控违拆违的工作责任,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建设蔓延之势,杜绝增量,消化存量。

加快推进城市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县城“三河六岸”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象山公园项目建设;实施垃圾转运和处理设施、公共厕所、洗手设施全达标、全覆盖,建设集约高效的城市供水体系,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智能快捷箱、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对城市进行微改造、微升级、微更新,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提升、扩大绿地面积和公共资源整合,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与城镇化相匹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镇化与产业化融合,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企业集中,促进人口集中,促进产业、人居、交通、市政和公共服务等各功能板块的有机联系,促进产城融合。

(六)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启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专项行动”(即一个平台、三个机制),建设面向困难群众的救助平台,制定“找政府App”,建立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为抓手,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和“产业兴旺”目标,加快产业兴县,高质量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强镇(乡)、“一村一品”专业村。积极培育产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庄园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水平。推进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有机衔接,大力发展畜禽、林木林果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推进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内,实现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及市委“十百千”工程,着力建设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实施海绵乡镇、海绵村庄建设。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房屋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继续深入实施乡(镇)“一水两污”工程,达到全覆盖、全处理、全达标,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并进,发挥农村城镇化对“三农”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采取分步推进的措施,对照现代化小城镇标准,加快推进农村路网、电网、气网、水网、互联网配套等工程建设,推动乡村智慧化发展,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以绿水青山为形,以乡愁乡韵为魂”的理念,以“乡村、休闲、自驾、高端”为目标,聚焦“健康、乡村、秘境”主题,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网、厕”八大要素,发展“茶旅”“农旅”“自然山水”“传统村落”等多元乡村旅游。

(七)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夯实现代物流基础。按照云县“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以高度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智慧化为目标,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公铁联运为基础的多式联运集疏运物流网络体系,全面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完善内联外通枢纽功能,建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抓好滇西南铁路“一带一路”物流园区、云县火车站物流园区冷链物流中心、临沧电子商务双创基地、晨光物流中心、顺强物流、旺旺物流等项目建设。

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努力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着力于提速度、增总量、优质量、上水平。抓住铁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机遇,抓好以火车站片区、新材料光伏产业园区为重点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加快推进云县天丰农贸市场、北河农贸市场、新兴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进云县建材市场、中药材市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专业市场建设。重点加快住宿餐饮业、健康养老业、家政服务业、电子商务业、乡村旅游业、农村服务业、数字经济等为重点的传统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以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活服务消费、促进品质消费、发展绿色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为重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202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

(八)着力推进“美丽云县”建设

深入实施污染防治行动。继续深入实施水、气、土污染防治行动,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多措并举开展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河长制责任落实,严厉打击砂石资源私挖乱采行为,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划定,确保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继续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扎实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严格规划管控和执行,严格依法管地用地,确保规划的刚性约束,持续开展“两违”整治,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化解违法用地存量。以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和项目为载体,加大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力度,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

建设“美丽县城”。2021年是实施“美丽县城”建设的最后一年,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年底要全面完成全县列入清单的34个项目建设任务,全面达到“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美丽县城”建设指标要求,年底实现达标验收,真正把云县县城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坚持以“三河六岸”建设为灵魂,以“美丽县城”建设为抓手,以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具体措施,围绕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全面抓好城市建设。加快列入清单的34个项目建设步伐,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项目建设、指标落实,确保年内全部达到指标要求,年内完成全部项目投资不低于20.6亿元。对标对表完成指标考核体系落实,巩固提升已达标的33个子项指标,着力加快34个未达标的子项指标落实。按照省“美丽县城”建设评价考核办法的程序和要求,统筹做好申请创建申报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投资导向,从不同渠道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助力项目建设。严格把控项目建设质量,按照行业标准要求,严格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建设“美丽乡村”。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聚焦聚力、实现突破,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科学有序推动全县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抓牢抓实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建成“守护绿水青山、彰显特色优势、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力争年内打造精品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20个。

建设“美丽公路”。围绕“设施美”“绿化美”“路域美”“交旅融合”,以惠民、旅游、文化、生态为特色,建设既能推动公路交通行业发展更加健康可持续,又能促进社会公众生产生活更加和谐美好的“美丽公路”。着力打造全县美丽舒适、绿色生态、安全畅通的公路环境,实现路域环境的优化绿化美化,改善交通运输环境,增强群众出行幸福指数,提升全县城乡整体形象,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依托214国道、大朝山对外公路风景线的现有基础,争取市级道路修建资金,加快推进道路提质扩容、升级建设等重点工程。

建设“美丽河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每条河流都变成一道靓丽风景线”和“安全生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总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安全为本,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坚持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坚持分级实施、部门联动的原则,把美丽河湖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与美丽县城建设、乡村振兴、美丽公路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同步推进,不断提升全县江河湖库渠的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实现人水和谐。在正觉庵水库、漫湾电站库区已建成省级美丽河湖的基础上,力争将大朝山电站库区、南汀河云县段及其支流、刘家箐水库、晓街河水库、平河水库等中小型水库全面建成“美丽河湖”。

(九)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税金融、国资国企、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险、殡葬等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宅基地联审联管机制。深入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落实“一件事一次办”要求,重点推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职业资格证书核验、学历公证等领域“跨省通办”,打造良好的政治、法治、社会、治安、生态“五个环境”。细化公墓陵园具体政策措施,实现12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建设乡镇骨灰公墓12个600亩,村级骨灰公墓120个2400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快审批速度,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耗时长、来回跑的问题。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不动产进行确权登记颁证。

深度融入、对接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和对接国家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全方位参与临沧市对缅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云县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特殊区位优势,整合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有效投资,提升进出口贸易水平,办好“工厂”、繁荣“市场”,打造“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融合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公布全县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无权力,积极探索“一颗印章管审批”。严格执行“作风建设十六条”,全面加快审批速度,大幅提升审批效率,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力争尽快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耗时长、来回跑的问题。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强化诚信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企业减负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按照“一企一策”,加大对困难企业尤其是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帮扶解困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力帮助降低生产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发展生产、开拓市场。积极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做到能偿尽偿、能清则清、能早则早。以“一部手机云企贷”为抓手,缓解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加大教育设施软硬件投入,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增量扩容,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提质发展,全力突破高中教育质量的“瓶颈”,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新增民办幼儿园2所、民办高中1所。加快推进云县第二完全中学、第二完全小学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的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落实师德建设工程,推进“千师访千家”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多渠道补充优秀教师,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创新培训模式,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坚持做好稳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就业富民”目标,以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为重点,以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为主攻方向,重视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000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25000人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完成返乡农民工、易地搬迁人员、转移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

加快“健康云县”建设。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经办流程,加大对患重特大疾病人员的救助力度。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加大卫生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县第二人民医院二期建设,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镇。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做实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继续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医改工作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计划,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清单管理制度,政策调整权限、决策制定程序,规范生育保险经办流程,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认真执行职工重病补充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衔接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开展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并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及食药品、校园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事故处置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统筹做好2021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迎难而上、求真务实,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着力抓经济、促生产、拓需求,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 主办:云县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
      滇ICP备05003111号
    • 承办:云县政府信息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9220056
    • 制作及维护:云县政府信息中心
      政务服务热线:0883-3211423
    • 滇公安网备:53092202000102号
      运行维护:云县政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