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县爱华镇辖区群众穆女士亲自将一面承载着感激之情的锦旗送到云县爱华镇综治中心,锦旗上“倾心调解化纠纷,秉公执法暖民心”14个金色大字显得格外清晰和耀眼。这面锦旗,不仅是对调解员热忱服务的珍贵褒奖,更是对综治中心凝聚合力“解民忧、暖民心”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矛盾焦点:残疾老人陷困局,旁系赡养遇法情难题
七十三岁的穆老伯身患残疾、终身未婚,膝下无子女,生活起居长期依赖其姐妹照料。然而,随着老人健康状况恶化、护理成本激增,加之姐妹各自家庭的经济压力与对赡养责任认知的差异,一场围绕“旁系亲属是否应承担、如何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复杂纠纷持续拉锯三年之久。姐妹间互相推诿,老人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难以保障,亲情在漫长的争执中日益淡漠,矛盾陷入僵局。
综治发力:吹响联合攻坚“集结号”,司法为民破坚冰
面对这一涉及法律适用、伦理道德、经济负担的多重难题,镇综治中心充分发挥“枢纽调度、资源整合”的核心作用。在纠纷信息纳入网格化管理后,中心立即启动“疑难纠纷攻坚响应机制”。统一指挥调度,迅速召集司法所、社区、法律顾问成立专项调解组,明确由司法所牵头负责,确保调解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精准资源链接,协调民政部门对老人是否符合特困或低保准入条件等进行核查,确保精准施策;搭建共商平台,综治中心提供适宜调解场所,组织多部门联合调解,确保信息互通、策略协同。
情法交融:穿透三年积怨,共筑温情赡养网
调解员以“法护弱势、情暖民心”为行动准绳,在综治中心搭建的平台上深耕细作。法律定纷止争。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家庭成员间互助义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精神实质,引导当事人正视“情理所归”;亲情破冰唤良知。采取“分头疏导+亲情回忆”策略,引导姐妹回忆长兄昔日的照拂,以老人孤残无依的现状唤醒血脉亲情;定制协议固长效。经多轮艰难磋商,在综治中心见证下达成协议,由妹妹承担照料责任,明确居住安排、医疗费用等具体细节,司法所同步建立定期回访保障机制。
锦旗映初心:联动之光照亮特殊群体维权路
当穆老伯的生活重归宁静,兄弟姐妹间久违的亲情得以修复,这面锦旗的分量显得格外厚重。这起纠纷的有效化解,不仅得益于调解员“三年磨一剑,倾力护民权”的坚韧和付出,更是综治中心“一体指挥、多元联动、精准破题”的有力印证。
长达三年的特殊赡养纠纷成功化解,深刻昭示司法行政为民的初心使命,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基层司法所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以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最高准则,在法理与情理间寻求最优解。综治联动是关键,复杂民生纠纷的化解,亟须综治中心发挥“大脑”作用,打破部门壁垒,高效调度政策、服务资源,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坚实支撑,实现“1+1>2”的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