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赶集日的大寨街热闹非凡,大寨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队、镇护林员已佩戴红袖标,在各摊贩间开展联合巡查、宣传工作。近年来,大寨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不断出现蝾螈、白鹇等国家二级、三级保护动物。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大寨镇多措并举,构建覆盖全链条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网络。
大寨镇采用“精准布控+靶向宣传”的方式,聚焦养殖场、五金用品店、集镇农贸市场及饭店等四大类关键场所,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普法宣传与非法养殖、交易排查。全镇13个村同步开展行动,累计出动40余人。“以前觉得挖几株兰草不算事,现在才知道这是违法。”摊主王叔感慨道。同时,执法人员深入餐馆,核查菜单、后厨及冷库,严查非法加工、食用野生动物行为,形成“源头禁售、中间严管、末端严查”的监管闭环。
“过去巡山靠双腿,现在科技来助力。”护林员老张打开手机上的智能巡护系统,实时定位、轨迹记录、异常上报等功能一应俱全。全镇划分为57个责任片区,58名护林员通过“网格化+数字化”模式开展巡查,充分发挥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前沿哨所作用。
大寨镇以此次行动作为新的起点,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晴雨表。”镇分管领导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林长+警长+护林员”体系向村组延伸,同时加强无人机巡航等技术手段,构建“人防+技防+制防”的立体防护网,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