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县卫生健康局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创新,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全县卫生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更好地破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不断提升县域卫生医疗服务能力。
强化监督,注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首先,云县卫生健康局以紧密型县域内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组织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其次,按照强基层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县级医院做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要求县医共体结合工作实际,每月采用医疗团队下沉带教培训指导、派员蹲点带教帮扶等多种方式帮助基层卫生医疗单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就医,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得问题。
突出重点,强化临床专科及护理能力提升。一是组织县人民医院按照《云南省“百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加强县医院能力提升工作;继续推进“十四五”期间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云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麻醉科)建设项目及培育项目建设。二是优化护理管理。组织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医院门诊护理服务、日间护理、老年护理、居家护理和“互联网+护理”等新模式。同时,加大护士培训培养力度,提高基础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服务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持续优化护理服务,全面推进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病区(房)创建工作。
抓住载体,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电子病历建设工作上台阶。根据2024年1月22日临沧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分析调度会议的工作要求,县卫生健康局针对56个考核指标要求,认真进行周分析月调度,对标对表详细研究,查缺补漏。特别要求县人民医院针对上年的绩效考核、电子病历建设工作在全国比原来的下降的实际,进行分析其主要存在认识不足,缺乏工作抓手,缺乏深入研究,服务能力薄弱,门诊患者满意度靠后等问题。至此,县卫生健康局严格要求县人民医院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狠下功夫补短板强弱项,迎头赶上工作。
抓住关键,不断改善患者就医感及体验感。一是按照“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为主线,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各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基本制度,夯实基础医疗质量安全。同时健全质控指标体系、组织体系,扩大质控工作覆盖范围,优化质控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二是组织全县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聚焦提升患者诊前体验、患者门诊体验、患者急诊急救体验、患者住院体验、患者诊后体验、不断改善医疗服务全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工作,并逐条对照落实20项重点任务,一一落实到位,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按时安质按量推进并取得实效。
强化监管,不断优化医疗要素管理。一是组织各医疗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完善医疗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推进全县“平安医院”建设。并依法严厉查处打击各类伤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完善医疗机构安全保卫措施,提高医疗机构安全防范水平,督促医疗机构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不断加强医警联动,提高涉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组织各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逐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入径率、完成率,降低变异率、退出率,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并推进脑卒中、肿瘤、罕见病、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救治和登记管理,推进日间手术,规范日间手术备案流程,不断加强医疗机构日间手术管理。三是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以“云南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信息管理平台”为抓手,加强“限制类技术”备案管理和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强化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中的主体责任,促进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在临床诊疗中,要求医疗机构确保做到规范化、合理化。并要求医务工作者践行“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医德医风,以最大的耐心和细心对待每一个病人,用专业的医术和温暖的人情态度给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同时要求医务工作者因人因病做到合理适度诊疗,既要坚决防止过度检查及过度医疗,又要防止诊疗缺失,发生误诊,总之,要求医生在临床诊断中一定做到“火眼金睛、明明白白、坦坦荡荡”,确保患者治疗有效果,满意度高。
严肃纪律,不断加大医疗行风建设力度。要求各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和医务人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指示批示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弘扬“大医精诚”传统医德医风,有的放矢地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强化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宗旨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