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为夯实统战工作基础,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培育建设一批实践创新基地和民族团结示范单位,通过做好统战阵地“建管用”三篇文章,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统战工作阵地建设,积极打造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品牌,不断扩大统一战线阵地建设的成效影响,助力云县统战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突出特色,建立建强统战阵地。以政治引领、凝聚共识、服务发展、示范带动、社会影响的工作思路,云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不断加强统战阵地建设,建强统战队伍,汇聚统战力量,进一步夯实统战基础,推动统战工作增动力添活力。建立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侨胞之家、党外知识分子实践创新基地、新阶人士实践创新基地、网络人士实践创新基地、成立云县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老兵宣讲团、县委党校等4个单位被命名为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创建省、市、县级示范单位142个)等统一战线阵地共157个。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各商(协)会、广大民营企业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前往云县人民检察院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及中共云县地下党支部晓街联络站遗址馆开展警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共计16次486人次。去年末,云县在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受到了《中华工商时报》的高度关注。
加强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阵地平台载体示范引领作用。从组织建设、人员配备、活动场所等方面强化保障,融入统战元素策划开展主题活动,实现资源聚集优势互补,不断完善组织架构体系和各项运转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联谊交友制度、会议制度、宣传调研工作制度等统战工作制度,通过制度加强管理,打造政策宣传平台、文化展示平台、教育培训平台、联谊交友平台和统战组织建设展示平台。多年来,设在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云县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切实发挥好网络传播优势,做好学习和政策宣传工作,引导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争当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回报社会的典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为网络人士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支持引导网络人士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事业,以网络统战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搭建网络人士“共建共享”的平台载体,融合思想政治引领、联谊交友、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等功能,充分发挥直播产业集聚效应和资源优势,提供政策咨询、人员培训、网络直播等服务,引导更多网络人士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献计出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云县发挥网络人士新力量。2023年11月28日,实践创新基地负责人何凤春喜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县委统战部在后箐乡后箐村建立了党外知识分子实践创新基地,县委统战部每年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到基地开展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服务社会。
强化行业特色,突出作用发挥。阵地按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成效明显的标准和具有完备统战元素的要求开展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发挥好教育基地应有作用。以统战工作责任制落实为保障,以统战工作例会加强学习谋划,持续推动各类统战基地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常学习、抓活动、重实践、促创新,切实把基层统战优势转化为县域发展动能。充分发挥好基地桥梁作用,为党外人士提供学习交流、参政议政、实践锻炼场所,进一步增强与党外人士的联系。发挥实践创新基地平台作用,涵养各领域统战资源,发挥基地宣传作用,讲好统战故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为载体,采取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观摩学习,兼具现场教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建设、总结推广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经验。深入开展“十进”活动。结合云县实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街道)、进学校、进军(警)营、进景区、进医院、进服务窗口、进宗教活动场所示范创建活动。进社区突出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主要阵地,突出社区服务功能,搭建干群交流平台,创造城市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进学校突出围绕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政课,落实学校负责人带头开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开学第一课”责任,推进“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体意识启蒙教育。进服务窗口突出解决进城农民工、少数民族群众对政策不了解、诉求不通畅、办事多头跑的问题,实现最多跑一次,提供一站式服务,讲好“便民高效”故事。进军(警)营突出军民共建美好和谐家园的目标,创造和谐社会环境。去年,云县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进程中还受到了《今日民族》杂志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