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文明素养,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后箐乡多形式开展创文工作,打出创文“组合拳”,为乡村提“气质”、升“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探索“党建+人居环境”新模式,高质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总)支部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小分队,以道路沿线、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为重点,定期开展卫生清理整治工作,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共管整治新局面。指导、监督各村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深入开展洁净庭院评比、红黑榜、白色垃圾兑换积分等活动,在村民中形成村庄自己居住、环境自己爱护、责任自己落实、监督自己实施的自我管理机制。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优品质打造志愿服务创文品牌。后箐乡积极整合志愿者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不定期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关爱留守老人”“巡河护河”等多种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文明;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思想文化阵地“充电桩”的作用,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教育相融合,积极开展政策宣传、理论宣讲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精神文化素养、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动”起来、“亮”起来、“活”起来。
大力实施乡风文明浸润行动,全方位营造孝老爱亲社会氛围。后箐乡以典型示范弘扬孝善文化,树立文明乡风。将移风易俗作为重点创建内容,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健康家庭”“绿美庭院”“美丽庭院”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人物,去感召周围群众自觉规范言行,成为移风易俗的主动参与者和传播者,共同营造孝老爱亲、家庭和睦、邻里守望的和谐氛围。截至目前,评选出市级“健康家庭”3户,市级“最美家庭”1户;“绿美庭院”33户。
下一步,后箐乡将秉持着“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的工作原则,按照常态化、精细化的工作思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树立群众“主人翁”意识,让文明的种子根植于广大群众心中,从而实现由“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共同努力构建“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展现“田园后箐 绿美彝乡”的勃勃生机。(作者:张余嘉;审核:张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