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岱之魏巍也,益以撮土不见高;河海之汪汪也,益以掬水不见深”,窗外雨声绵绵,屋内书声琅琅。近日,大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了一场“特别”的阅读活动。活动以“领略名家风采,传扬本土文化”为主题,邀请杨国翰后人及辖区内的文学诗集爱好者与村民们一起畅读杨国翰经典作品,让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走近家乡名人,感受本土文化灵韵。
杨国翰,字凤藻 ,号丹山,云县大寨镇梨园村人,“自少不好嬉戏,长则奋志圣贤”“屡魁多士,以补员寻拔前茅”,在五华书院的日光烛影中潜心修学,成为云南古代文学史上被世人赞誉的“五华五子 ”之一,后考取进士,在各地为官时,勤政亲民,注重文教,林则徐以“望重五华,才高三迤;功歌两浙,名达九州”高度评价了其一生的文学成就和政绩。杨国翰的诗文,文风独特,诗意深长,著有《漉血战》《留缅书》《观贡象》《神舟渡》《鸡血藤膏谣》等诗歌和散文《题(寄庵师文钞〉序》等 。
活动现场,每一位参与者都沉浸在这场文学与历史的邂逅中,有的手捧书籍,静静阅读;有的激情澎湃,出声朗诵;有的热心讲解,答疑解惑,充分感受杨国翰笔下的人文情怀与豪情壮志。“这次阅读活动除了让我感受文学美之外,更让我对杨国翰的生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杨国翰是我们大寨的名人,教材就在身边,我也会教育我的孩子刻苦学习,努力成才。”一位带着孩子来参加阅读活动的妈妈说。
此次阅读活动以名人故事、名人作品为切口,发挥了农家书屋滋养文化素养的阵地作用,生动展示了大寨镇丰富的历史文化,激发了读者探索本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本土文化自信。“未来,我们打算在农家书屋设立一个本土文化角,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让更多人走进书屋,大力推动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寨镇文旅中心工作人员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