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沪滇山海遥相助 咖香情浓一庄园


来源:爱华镇 作者:杨晓雨 时间:2024年12月10日 16:56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在祖国的辽阔版图上,云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傲立于全国咖啡生豆供应的巅峰;而繁华的上海,则以其前沿的都市魅力,成为了全国咖啡消费的热土。云南与上海,一南一北,因一颗小小的咖啡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段奇妙的缘分中,上海市慷慨投资,于云县爱华镇永胜村精心打造了一座咖啡庄园。这不仅是一座庄园的崛起,更是沪滇两地深情厚谊与协作共赢的美好见证。

沪滇织梦,咖啡庄园绽放“云上醇香”

深入开展东西部协作工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爱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决把上海市援滇项目建设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2024年,爱华镇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目标,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永胜村咖啡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加工技术落后及缺乏销售渠道的实际情况,依托沪滇项目,规划使用2024年上海市对口帮扶资金600万元,建设爱华镇永胜村咖啡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以点带面逐步发展咖啡产业。截至目前,永胜咖啡庄园新建加工厂房1000平方米、咖啡品鉴中心400平方米、混凝土产业道路4公里、咖啡种植示范基地输水管网6公里及蓄水池100立方米等。

咖啡庄园续写着沪滇协作的崭新篇章。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咖啡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它们不仅承载着云南高原的阳光雨露,更蕴含着上海与云南两地人民共同奋斗的梦想与希望。据统计,项目区咖啡种植面积3200亩,挂果面积1800亩以上,预计今年产量达5000吨,产值6000多万元。

筑巢引凤,龙头企业“翩然落户”

爱华镇通过咖啡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延伸了咖啡产业生产链。通过做好园区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构建“山上有基地,山下有工厂”的咖啡产业发展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合作社这一关键力量,以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的优化调整。

云县合胜昌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立胜深情说道:“咖啡庄园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特色与精致于一身的咖啡天地。我希望踏入这片土地的朋友,都能在这里品尝到种类最丰富、来自不同厂区的咖啡,每一杯都力求成为精品。我们的目标是将这座庄园发展成为云县最权威、最专业的咖啡研学基地,让每一位咖啡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热爱与执着。”

迄今为止,咖啡庄园已引进并配备先进的咖啡生产设备共计8套,成功构建一条高效能的咖啡初加工生产线,其年加工产能高达5000吨。在此基础上,庄园自主研发并创立一个独具特色的咖啡品牌——持旭咖啡,凭借其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庄园所生产的滴滤式挂耳咖啡,在2023年第八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及第十一届普洱咖啡生豆大赛中,荣获非水洗组冠军的殊荣。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咖啡销售市场已逐步拓展至上海、北京、四川成都等国内一线城市,为广大咖啡爱好者带来了来自云南高原的纯正醇香与独特风味。



咖香万里,百姓安居“富裕家”

爱华镇始终将增加群众收入视为根本要求,通过精心打造咖啡全产业链,实现从种植到收购、加工生产再到销售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们采用土地流转、资产入股、就业务工、带动生产、帮助产销对接及参与收益分红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极大地提升群众发展咖啡产业的积极性,为他们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

“项目建成后,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其收益将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脱贫群众收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而在项目运营阶段,咖啡庄园能够长期提供10个以上的稳定就业岗位,按照每月每人2500元的薪资计算,预计每年可为群众带来30万元的务工收入。”爱华镇项目办主任张继斌补充道。

爱华镇永胜村自2017年种植咖啡并发展至今,一路砥砺前行,已携手320户农户共同在咖啡产业中耕耘,增加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上。咖啡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让永胜村100多户人家受益匪浅,他们慷慨地将1200多亩肥沃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因此获得超20万元的租金收入,实现了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云上庄园咖啡香,醇韵悠长绕四方。沪情援手助云疆,协作共赢谱华芳。这一路的成长与收获,不仅是对沪滇情深的最好诠释,也照亮了爱华镇未来咖啡产业持续繁荣、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