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忙怀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活动以“文化安全”为重要切入点,通过周一例会学理论、农家书屋悟知识、传承人课堂话传承等形式,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国家安全知识。
例会课堂:国家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精神长城,布朗族瓦房帽不仅是服饰符号,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载体。”在乡政府周一例会上,工作人员通过领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向全体干部职工阐释活动意义。会上,大家系统学习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围绕“如何在基层工作中守护国家安全”展开交流。
书屋互动:文化安全理念浸润乡村
“现在年轻人都玩短视频,能不能让瓦房帽制作过程变成‘网红教程’?”在邦六村农家书屋,一场以“国家安全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同步进行。阅读活动中,大家通过图文资料全面了解文化安全的范畴,认识到守护传统技艺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联系。
“老祖先留下的缝制技艺,是刻在咱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每一顶瓦房帽,都是布朗族文化的‘护身符’。文化安全是民族的血脉密码,守住手艺就守住了根。”自然村长沙星熠这样说,大家纷纷围绕“如何让瓦房帽制作技艺走进校园”“短视频时代如何传播民族文化”等议题建言献策,并一致认为,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建立“传承人+村民+志愿者”的文化保护队伍,通过开设周末课堂、举办技艺比赛等方式,让年轻一代在实践中传承文化基因。
“布朗族有句老话,‘头戴瓦房帽,心记祖宗恩’。”技艺传承人李开菊指着瓦房帽现场讲解,从帽型源自传统干栏式民居的建筑元素,到帽檐刺绣纹样象征的农耕图腾,生动解读了瓦房帽作为民族文化记忆载体的独特价值。参会人员深刻认识到,保护好这些“会说话的文化遗产”,就是筑牢国家安全的文化根基。
“415,让每个文化火种都成为国家安全防线”的标语在村头格外醒目。此次专题教育活动覆盖全乡11个村,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场、阅读活动12次,参与群众达300余人次。通过将国家安全理论与本土文化保护相结合,忙怀乡不仅夯实了干部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更让“守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国家安全”的理念扎根布朗山寨,为筑牢民族地区国家安全防线注入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作者:郭璇 审核:张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