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忙怀乡以“党支部+社会力量”为五线谱,把“一老一小”服务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关心关爱问题,谱写出“老有所依、幼有所乐”的民生乐章,让布朗山寨的温情故事在澜沧江边流淌。
护航成长,童梦伴行
在忙怀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室”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标识在阳光下闪耀,这里既是村民办事的窗口,更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忙怀乡积极鼓励大学生假期返乡加入“童梦园”志愿服务队伍,为孩子提供作业辅导、书籍阅读、文体活动等服务,邀请布朗族瓦房帽合作社社员讲授瓦房帽的制作技艺,带领孩子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不仅要‘托得住’,更要‘育得好。’”乡领导介绍,忙怀乡充分发挥党组织“小阵地”的“大作用”,通过“假期托育+兴趣培养+文化传承”的立体服务网,党群阵地变身“家门口的成长驿站”。孩子们在这里完成作业后,会跟着志愿者学唱民谣,或是用彩泥捏制心中的梦想,既打通服务“一小”的最后一米,解决了家长假期“看护难”,更让本土文化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生。
情暖桑榆,爱有所依
“老人需要的不仅是服务,更是被牵挂的安心。”忙怀乡充分整合资源,携手卫生院、乡贤人士共同为“一老”打造稳稳的幸福。集镇理发店将每月9日定为“银发义剪日”,免费为敬老院的老人“上门”理发。让“心靠”之外,更有“医靠”,乡级卫生院持续到村、到敬老院开展“中医中药讲座”,为老年人讲授了常用的中医保健方法,提供的针灸、按摩、艾灸等服务。
“让朝阳更灿烂,让晚霞更绚烂”。下一步,忙怀乡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汇聚多方力量,用心用情用力持续跟进服务,绘就“一老一小”爱的双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