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箐乡菠萝村人大代表牵头打通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
“现在拖拉机直接开到田头,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看着新疏通的机耕路延伸至田间地头,后箐乡菠萝村种粮大户谢大叔满脸喜悦。今年春耕时节,后箐乡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牵头组织群众疏通淤塞多年的机耕路,让“断头路”变“致富道”,切实解决了群众农业生产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田间走访察实情,找准堵点解民忧
今年3月初,乡人大代表徐会升在走访中发现,菠萝村菠一组、菠二组、菠三组等5个小组的机耕路因长期缺乏维护,导致路面坑洼不平、杂草丛生,部分路段甚至被秸秆、杂物堵塞,无法通行,严重影响春耕播种和秋收运输。“往年收粮食,得靠人工把粮食扛出田,费时又费力!”村民的抱怨让代表们深感责任在肩,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后,乡人大主席团迅速组织8名乡级人大代表成立专项调研组,实地勘察机耕路现状,梳理出13处淤塞点、2处严重破损路段,共涉及农田面积100余亩,农户50余户。
二、代表牵头聚合力,干群同心疏“梗阻”
“机耕路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必须尽快打通!”乡人大主席团主席罗杰同志率先发起“疏通机耕路,代表在行动”的倡议,迅速联合菠萝村村“两委”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3月11日至14日,40余名村民在人大代表的带领下,自带铁锹、锄头、镰刀等工具,对总长5.5公里的机耕路开展集中整治,累计清除路面杂草杂物20余车,拓宽路基1米。此外,为确保工程质量,代表们轮流蹲点监督,邀请村民代表参与验收,仅用3天便完成全部疏通任务。
三、路通业兴促发展,长效管护暖民心
此次机耕路畅通工作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春耕期间,拖拉机直接开到田块,耕种效率提升40%;秋收时,运输车也可直达田间收购粮食,每亩节省人力成本60元。
为了让此次疏通工作既“立竿见影”得实效,又“循序渐进”见长效,乡人大代表推动建立“代表包片+微网格化+村民分段”管护机制,明确每条机耕路的责任人,定期开展巡查维护。同时,结合乡村振兴规划,代表们进一步积极争取将机耕路纳入农村道路提质改造项目,完成硬化升级,让“产业路”更坚实、更长远。
“路通了,人心就顺了,发展就有盼头了!”此次机耕路疏通行动,是后箐乡人大代表践行“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乡人大主席团将持续聚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解决更多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让代表履职成果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后箐彝族乡人民政府 赵丽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