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尖离膜三指宽,覆土压实不闷根!”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新路村的烟田里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烟农半蹲在田垄间,手指轻捻着一株青翠的烟苗,顺着打孔器凿出的圆孔小心下栽,随后覆土、压膜、浇水,动作一气呵成。他身旁的黑色地膜向远处延伸,宛如大地披上了一层“春耕铠甲”,其下的嫩苗隐约可见。
作为忙怀乡农业重要产业之一,2025年烤烟生产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全乡上下紧扣“三增三优”发展思路,以“六个好”“六个关键”为抓手,全面推进2770亩烤烟移栽任务,力争实现烟叶收购7500担、上等烟比例超71%的年度目标。眼下,全乡百余户烟农抢抓晴好天气,在阡陌间播撒“金叶”希望。
“过去移栽后怕旱又怕冻,现在膜一盖,苗子就像住进‘保温箱’!”新平村烟农李大姐擦了把汗,指着地膜下的烟苗笑道。今年,乡里将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列为“硬指标”,通过“理论培训+田间实操”双轨教学,确保技术覆盖率100%。地膜保水、保肥、控草的优势,搭配“墒高30厘米、行距120厘米”的标准化预整地,让烟苗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乡烟站技术员全天候蹲点指导,微信群里“技术要点短视频”滚动推送,农户从“凭经验”转向“按标准”,烟田里“行对行、棵对棵”的整齐度成为新风景。
为化解移栽期劳动力紧张、用水紧缺等难题,忙怀乡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提高新建烤房最高补助,输水管网“按需配送到田头”,8支“党员助耕队”下沉田间帮工代栽。同时,全乡统筹调配移栽机、铺膜机等农机具,机械化作业率极大提升,效率较人工明显提升。“从选苗到移栽,技术员手把手教,现在种烟越来越有底气了!”
移栽热潮背后,一条“烤烟+N”的融合产业链正加速成型。在慢卡片区“烟叶+蔬菜”轮作示范地,刚完成移栽的烟田已预留出蜜本南瓜种植区。“烟叶收完种蔬菜,亩均实现再增收!”乡农业中心主任算起“生态账”。今年,全乡同步推进生物质燃料烘烤、专业化分级交售等配套工程,烟叶收购均价瞄准33元/公斤目标,预计综合产值实现大突破。
暮色渐沉,烟田里仍人影绰绰。农户们弯腰栽苗的身影与远山晚霞相映,绘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长卷”。乡领导表示:“我们将以膜下移栽技术普及为起点,全程紧盯田管、烘烤、交售环节,让每一片‘金叶子’都成为富民强村的坚实底气!”(作者:郭璇 审核:张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