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莺山村位于漫湾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46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3.3平方公里。白莺山茶区以漫湾镇白莺山村为核心,覆盖漫湾镇、茂兰镇、忙怀乡3个乡(镇)、25个行政村,茶区总面积5.6万亩,其中古茶园面积近3万亩。
白莺山享有“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茶叶基因库”“茶种起源地”等美誉,是普及茶树科学,弘扬民族茶文化的理想基地。丰富的茶资源给群众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难题,如何发展产业,如何带动本地发展,怎么保护茶资源成了白莺山村发展的三大难题。
改变产业发展模式,茶旅融合促发展。白莺山古茶园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树群落,有野生型、栽培型和过渡型古茶树12个品种200多万株。依托丰富是茶资源,以白莺山古茶园为核心区,辐射周边漫湾电站、澜沧江百里长湖、昔宜康养休闲小镇,高标准规划建设以“世界茶树基因库、自然演化博物馆”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自2017年起,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举办“开茶节”,本地群众和国内外一些茶商会聚在茶王树下举行盛大的祭茶和开采仪式,影响力颇丰。茶旅融合,打造出“二嘎子茶王-古茶园栈道-“茶”字观景台-斗茶谷-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旅游路线,来往游客行走在古茶园中,停停走走,听山泉叮咚,看远山含黛,观赏村庄山水画卷,好评如潮。
改变产业运营模式,“党建+”促发展。在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白莺山结合无法复制的古茶园优势,积极加大茶产业种植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巩固脱贫成效,夯实产业基础。白莺山片区依托“党建+产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发展产业,以白莺山党员联系茶叶企业制度为切入点,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上的引导作用,带动群众通过茶叶产业增收的运营模式。不少群众还将民族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打造特色茶品牌,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改变群众理念,茶叶保护促发展。2016年,临沧市人民政府将以白莺山村为核心的12400亩古茶园列入临沧市第一批栽培型古茶园保护名录,对划定的核心保护区,重点进行挂牌保护。2021年5月13日,由临沧市人民政府牵头发起,为“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举行挂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领下,白莺山村对古茶树开展重点保护,顺应茶树自然生长,在做好日常管护的同时,组织开展好修剪、采摘等工作,如为对古茶树进行有效保护,茶王每年只采春茶一季一次。
白莺山村在乡村振兴实施以及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以茶叶保护形成茶旅融合发展,以发展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以群众增收提高茶叶保护意识,实现以党建促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发展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