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通知通告 > 正文

​云县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通告


来源:中共云县委平安云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 时间:2024年06月26日 15:32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全县各族人民群众: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履行未成年人家校监护职责

未成年人所在学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做好对在校学生和子女的教育监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不得放任适龄未成年人随意离校、辍学;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吸烟、饮酒、沉迷网络、进入酒吧、KTV或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不得虐待、遗弃或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不得使未满8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不得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不得使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二、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和严格学校管理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或者变相开除学生,不得以长期停课、劝退等方式,剥夺学生在校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学校应当落实学籍管理制度,健全辍学或者休学、长期请假学生的报告备案制度,对辍学学生应当及时进行劝返复学;劝返无效的,学校应当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教育部门,由当地人民政府向多次劝返复学仍不按时送未成年人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监护人发出《责令送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若仍然不履行则对其采取行政处罚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止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及时对学生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不得放任学生随意欺凌行为,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严格执行入职查询制度,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上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查询,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应当及时解聘,并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对不履行查询义务的单位,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三、严格执行强制报告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宾馆酒店、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救助管理机构、村委会(社区)等机构、行业及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性侵、虐待、欺凌、遗弃、拐卖、被组织乞讨等不法侵害情形,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人民检察院举报。对负有报告义务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报告职责以及公职人员怠于履行强制报告制度要求的严格追责问责。

四、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入住旅馆“五必须”要求

宾馆、酒店、民宿、旅馆、电竞酒店等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要严格落实“五必须”(即:必须查验入住未成年人身份,并如实登记报送相关信息;必须询问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并记录备查;必须询问同住人员身份关系等情况,并记录备查;必须加强安全巡查和访客管理,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可疑情况,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时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要求,未落实的将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五、严格限制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六、严禁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为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提供条件。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参与“两抢一盗”、聚众斗殴、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帮助、组织、指引、带路、运送参与、窝藏、包庇未成年人偷越国(边)境。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以上人员,一律依法严惩不贷。

七、严禁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

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文身服务提供者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止文身”警示牌。对难于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八、严禁向未成年人售卖、提供可能致人严重伤害的器具和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物品

严禁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含电子烟)、酒、彩票、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可能致人严重伤害的器具、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和读物等物品。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烟(含电子烟)、酒、彩票、管制刀具等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经营商户严禁向未成年人租售、提供含有诱导教唆犯罪、渲染血腥暴力等内容的文化产品,禁止租售、提供夹杂“黄暴毒”及封建迷信等少年儿童读物。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整顿和规范文化产品市场秩序,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大对少儿不宜、内容不当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文化产品的整治力度,依法处罚不规范销售行为,进一步净化未成年人阅读与成长环境。

九、严禁收购、寄卖未成年人提供的贵重物品

物品零售、回收及典当等行业要加强日常登记管理,向未成年人收购相关物品时,要对出售物品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以及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登记,并建立台账。禁止收购与寄卖未成年人提供的贵重物品,如发现可疑物品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备。

十、严禁招录未成年人就业

任何单位和市场主体都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及介绍就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高危行业以及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招用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十一、加强涉未成年人交通安全管理

汽车租赁商户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租车服务,不得故意通过第三人为未成年人提供租车服务。任何成年人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租车便利。汽车租赁商户应当严格履行审查义务,在显著位置设置“严禁向未成年人提供租车服务”的标志,建立租车人员实名登记、年龄核实等制度台账;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出租车、网约车行业在单独运载未成年人至外县市时,必须询问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并记录备查;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若发现可疑情况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严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骑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上路;严禁将机动车交由未成年人驾驶;严禁使用“三无车”(无车牌、无行驶证、无保险)车辆、农用车以及三轮车等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驾驶人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员超载接送学生。

十二、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残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或者持有有关未成年人的淫秽色情网络信息;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和组织、教唆、胁迫、引诱、欺骗、帮助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以虐待、胁迫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单位及个人不得在不加技术处理的情况下直接发布有关未成年人不当行为的视频、图片等信息。如发现此类问题,相关部门可责令发布者删除信息,依法依规处理。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公安、文化旅游、市场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辖区酒店、旅馆、KTV、慢摇吧、网吧、烟酒店、文身店等场所及行业开展常态化整治和联合执法,坚决依法从严从重处罚违规违法经营行为。

积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检举、揭发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通告内容若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发生冲突时,以上位法为准。

举报电话:(县公安局:110、3210320,县人民检察院:12309)

中共云县委平安云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