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假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
||||||||||||||||||||||||||||||||||||
来源:云县教育体育局 作者: 时间:2025-01-21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下,我县切实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寒假已至,为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现就参与校外培训机构相关事宜做如下温馨提示: 一、理性选择校外培训 有培训需求的家长,应选择合法校外培训机构,不攀比不盲从。要仔细查看办学资质,合法的培训机构要具备两证,即《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尤其要看清许可证上明示的办学地点、办学范围等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在有效期内,机构是否将教师资格证、培训内容及收费标准等信息上墙公示。无证校外培训机构未经审批缺乏有效监管,在消防安全、场所安全、学生管理、教师资质、收费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经济纠纷,难以有效维权,广大家长要高度警惕,坚决抵制无证校外培训机构。 二、防范培训收费风险 缴费时务必与机构签订2021版《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示范文本),不要盲目听从销售人员的优惠推销或打折许诺等,一次性缴纳不超过三个月(或超过60课时)。家长在报名前必须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验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师资、课程、场地等信息,线上选课购课、合同签订、缴费销课等。不要以现金、微信、支付宝、网络转账等方式将培训费缴入机构非资金监管账户或个人名下,以免机构倒闭或者卷钱跑路,造成经济损失。 三、坚决抵制违规培训 目前,有少数校外培训机构改头换面,或由“地上”转为“地下”,如有以“教育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上门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图书书吧”等名义隐形变异开展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都属于违规行为,希望广大学生及家长予以自觉抵制。重要提醒:云县辖区内无审批通过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学科类含高中、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所有涉及学科类培训,均属于违规培训,一旦发现,请广大家长主动予以抵制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四、依法依规进行维权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实行部门分类管理,如果您发现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可直接向工信局、文旅局、教体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反映。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安全、健康和发展寄托着家庭的希望和幸福,也是全县教育工作者的不变追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努力! 祝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附件:云县具有办学许可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