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云县卫生健康局关于2023年上半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来源:云县卫生健康局 作者: 时间:2023-06-20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现将云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上半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6个,其中,全民医疗卫生单位16个,村卫生室194个,民营医院7个,机关、学校医务室、个体诊所39个。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编制889名,在编职工851人,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2274人。

二、卫生健康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力统筹抓好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各级的统一安排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严从紧落实“乙类乙管”的要求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切实做好监测检测和分析研判,进一步加强药品、设备、救治床位和人员储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是强化预警监测。在做好入境阳性人员、聚集性疫情病例基因测序的基础上,提高阳性标本送疾控中心开展病毒基因测序的比例,分析研判新的变异毒株病毒变异及致病力情况。二是实施分类救治。对新冠症状的住院患者开展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相对分开收治,避免交叉感染,保护易感人群。三是抓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对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监所等人群密集场所,强化“乙类乙管”防控措施,加强症状监测,落实“四早”要求,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四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加强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方便及时、精准提供有效的健康服务。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强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二)以健康县城建设为目标,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提标升级工作。贯彻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全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方针,遵循“政府组织、属地负责,部门牵头、齐抓共管,坚持标准、协调推进,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向健康县城提标升级。工作启动以来,县卫健、教体、生态环境、住建、市场监管和妇联等部门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紧紧围绕“绿城市、治污染、除四害、食安心、勤锻炼、管慢病、家健康”新“7个专项行动”要求,“对标、对位、对期、对责”补齐短板弱项。目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已通过省级评估达标,为创建“卫生县争取了门票”,积极调动一切有利于健康县城创建的要素,各级各部门齐心发力,协调配合,力争2024年建成国家健康县城目标任务。

(三)以深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以促健康、转方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把“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高位谋划和推动医改工作,全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一是围绕目标,提升能力建设。以县级医疗机构创建等级医院为契机,全面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建成国家级五大中心,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省级专家工作站61个、专科联盟24个;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达到云南省甲级标准,建成10个基层慢病管理中心,5个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全县12家乡镇卫生院有5家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5家达到社区医院标准;慢病管理实现县乡村三级分层协同管理体系。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方便群众就医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区域影像、检验、心电、病理、远程会诊、后勤保障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县级报告”,医共体内检验结果互认,影像资料共享,结果电子化流转,进一步降低病人转诊后的检验检查费用。建成医共体县乡村统一的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194个村卫生室开通使用了县乡村处方系统、县乡村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县乡村远程会诊系统(村卫生室及村医主要使用手机端APP会诊系统),建成手机端区域移动医生站,线上预约挂号、线上支付运用平台,群众就近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减少了往返费用支出,节省了开支方便了群众。

(四)政府惠民实事及重点建设项目有效落实。一是“关爱妇幼儿童健康行动”指标有效落实。全县出生活产数1008人,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2.9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9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1.29%,产前筛查率84.68%,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率86.28%,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40.28%。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二是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云县第二人民医院完工投入使用,完成了“双提升”建设项目、县人民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及医疗废物收转运能力建设等项目。

(五)防治艾滋病工作扎实推进。巩固提升“三个90%”和“两个消除”成果,着力推进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六大工程”。落实党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组织统筹协调,强化综合防治。一是实施预防教育工程,营造人人知艾防艾宣传氛围。全县初中以上学校将防治艾滋病和性健康知识纳入教育课程,县委党校将防艾知识纳入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在户外电子屏滚动宣传,全县积极开展教育宣传,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二是强化发现干预工程,落实好“逢血、逢孕、住院、婚前、外籍”必检等措施。将HIV检测纳入医疗机构血液检测、职工体检等项目。全县开展检测148366例,按户籍地统计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14例,全县累计存活999例,全县总人口感染率达0.26%。三是强化救治关怀工程,坚持“治疗即预防”原则有效控制传染源。全县接受抗病毒治疗942例,治疗覆盖率达94.30%。中西医联合在治305例,落实关爱救助443人。四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加强管控。美沙酮维持在治13例,对抓获重点场所人员HIV检测率100%。完善“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策略,设置发放点12个,目前发放1万余只。五是实施边境管控工程,健全完善外籍艾滋病防治联防联控机制。累计治疗外籍人员16人,在治11人。六是实施科技支撑工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互联网+防艾”。全县194个行政村(社区)实施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覆盖率100%。15-70岁社区居民应检测343454人,已检测208300人,检测率达60.6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群众大卫生意识逐渐树立,防病前哨作用充分得以发挥。紧紧围绕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两个关键环节,依托县医共体工作深入推进,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服务。建立电子建档人数384203人;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11882人;开展新生儿访视996人;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早孕建册928人,孕期按规范要求接受5次及以上随访服务的孕产妇928人;开展产后访视991人,开展高危孕产妇管理1935人,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扎实开展免疫规划疫苗工作,查验率达100%,接种率95%以上;扎实开展健康教育服务,更新618期;累计播放音像资料次数802次,累计播放影像资料时长1976小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58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42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448次,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印刷宣传资料86497份;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16315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5691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5121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874人;应管理肺结核患者40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稳步推进,组建222个家庭医生团队,共有团队成员917人。全县共有总人口389180人,完成家庭医生签约128316人。

(七)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向基层纵深发展,形成了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新体系。建有省级专家工作站20个,专科联盟15个,全县12家卫生院,9家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馆,3家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科;县中医医院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0类99项,自主研发特色产品达13类85种;乡镇卫生院平均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46项,村卫生室平均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8项;积极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以健康为目标,着眼于把握健康,向群众宣传中医“治未病”知识,防患于未然。

(八)疾病防控与卫生应急工作切实加强。一是全县传染病发病疫情态势平稳可控。云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计1922例,死亡10例,其中乙类传染病9种996例,发病率259.96/10万,丙类传染病6种926例,发病率为241.68/10万。二是加强鼠疫疫情、登革热病、疟疾、麻风病、肠道传染病、麻疹、风疹、AFP、流行性腮腺炎、乙肝、百白破等重点监测。三是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工作,报告及时率100%;四是有效防控,开展好食源性疾病、和重点场所公共卫生工作。学校传染病防控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9种539例;饮用水水质监测枯水期共采集水样57份;慢性病监测工作,死因监测上报死亡病例1344例,粗死亡率为345.34/10万;肿瘤随访登记报告肿瘤新发病931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随访审核295张,审核率100%,已随访111人;慢性病呼吸系统疾病录入上报15人。卫生应急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报快处制度,各医疗卫生单位坚持24小时值班制。

(九)建立综合监管制度,医疗质量安全和服务监管显著加强。落实“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依法行政和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双随机”工作任务,围绕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医疗卫生及公共场所卫生等工作重点,以“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监督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将经常性卫生监督与开展专项整治相结合,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完成监督检查61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63件(公共场所33件、医疗卫生15件、学校卫生10件、妇幼健康2件、放射卫生2件)简易程序60件,共计罚款金额14800元。受理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共644件,卫生行政许可按时办结率100%。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缔非法牙医、游医摊点6户次,清除违法医疗广告约20条。

(十)聚焦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全面推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坚定不移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以及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重要会议、重要文件作为党工委及下辖党组织会议的第一项议题,将通报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作为第二项议题。共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组织下辖2个党委24个党支部集中学习2次,党组(党工委)学习15次,周五例会学习19次,举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1期,412名党员参加培训;聚焦主业主责,全面压实党建责任,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2次。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云县创建国家健康县城工作对标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资金投入不足,环卫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日益发展的实际需要,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环境卫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创建国家卫生县建设氛围不够浓厚,宣传引导力度仍需加强,群众的生活习惯有待进一步改善。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均衡,整合共享不充分,卫生人力资源紧缺仍然是较大的发展瓶颈,高学历、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较低。儿科、妇产科、肿瘤科等专科力量薄弱。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装备配备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足,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力量薄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较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围绕既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在下步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推动卫生县城向健康县城提标升级,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县标准》层层分解任务,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建设力争2024年获得创建国家健康县城命名。二是建立医防协同、部门协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与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实验室检测、快速反应处置、舆情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健全县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四是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和项目储备,夯实卫生健康发展基础。五是统筹抓好中医药、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防艾、卫生监督执法、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和行业行风专项整治等工作。

云县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20日

  
    • 主办:云县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
      滇ICP备05003111号
    • 承办:云县政府信息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9220056
    • 制作及维护:云县政府信息中心
      政务服务热线:0883-3211423
    • 滇公安网备:53092202000102号
      运行维护:云县政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