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安全生产形势


来源:云县应急管理局 作者: 时间:2024-10-11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2024年10月11日)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1至9月,云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4人,同比减少3起、3人,分别下降50%和43%,连续27个月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共发生火灾37起,火灾起数同比下降22.92%,未发生亡人和较大以上火灾。

二、安全生产形势特点

(一)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我县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整体偏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整体不高,特别是法治意识淡薄、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面广量大,依靠企业主动落实主体责任还有一个攻坚过程。叠加我县极端灾害天气和脆弱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许多新的压力。我县地处临沧交通要道,车流、物流、客流承载量在全市位居前列,道路运输是全县辖区最大的安全风险。全县“五大重点工作”的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新材料、新能源建设等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风险仍然集中存在。随着动车、燃气、新能源、快递、网约车等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新形势下要求我们既要抓好风险高的重点行业,也要兼顾风险低的行业领域,必须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二)自然灾害风险依然较大。云县自然灾害呈现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强度大、救灾难度大等特点,辖区地质环境复杂脆弱,气候条件特殊多变,极端天气频发,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等风险突出。森林火灾人为因素仍然较多,一些地区火源管控仍然不到位,遇到连续高火险天气,卫星热点和火情频发。地震灾害防范应对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部分干部及群众对转移避险认识不高,总是凭多年的经验,认为不会有事,存有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对临灾避险转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大程度上存在隐患。

(三)安全责任落实还有差距。部分领导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重要论述还不深入不扎实,对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研究不深、部署不及时、督办不到位。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依然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隐患排查整改不及时、不彻底,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不坠底、违法违规行为引发事故等现象仍未彻底消除。

(四)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基层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演练经费普遍不足,应急救援的基础条件薄弱,难以应对地质灾害救助、防汛抗旱等“多灾种”应急处置,应急救援装备保障能力有待提高。乡(镇)、村级救援队伍主要为护林员和乡(镇)、村干部,缺乏相关专业的救援知识技能培训无法应对较大灾害事故。

三、下步工作打算

当前我县正值中秋国庆期间,群众出行出游增多,高危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明显上升,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对安全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全县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许多新的压力,做好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一)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底线思维。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推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统筹抓好安全防范。紧紧围绕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盘、基本面抓牢抓好,充分发挥“三委三部一中心”(即:安委会、自灾委、减灾委,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防震减灾指挥部,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不断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强化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推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转变。

(三)压紧压实安全责任,筑牢齐抓共管防线。责任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和保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三管三必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以及省69项举措和市77项、县76项贯彻措施,压紧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确保属地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有序衔接,全方位落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防汛工作首长负责制落到实处,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履行“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牢牢守住安全这条底线。

(四)坚持目标导向引领,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补牢短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从源头治起、从细处抓起、从短板补起,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聚焦道路交通、工程施工、非煤矿山、自建房和燃气、危化品、工贸行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完善重大安全风险基础信息、责任分工、防控措施、应急处置“4张清单”,实行清单化建档立档、落实项目化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动态管控机制,深化打非治违,加强工作督导,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决稳控安全生产形势。

(五)强化监测预警预报,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救灾的严峻复杂形势,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织密织牢防汛救灾“安全网”。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预报能力,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强化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一遇险情,立即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值班值守、巡查排险、信息报告、灾情发布、转移避险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全面总结和复盘上一轮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提前做好新一轮森林草原防灭火准备工作,深入研判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形势,因险施策、因险设防,提高工作预见性有效性,建立健全应急、气象、林草等部门预警监测联动机制,加强对大风天气的预报预警,及时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高火险预警信息。保持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战备状态,一旦有火情发生,能够做到科学指挥,严密组织,及时疏散群众,坚决避免发生群体伤亡。防汛抗旱方面,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1262”精细化预警发布与响应联动机制、群众转移避险“包保”责任机制、“叫应”提醒机制、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机制。加大重点区域、重要行业、重点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发现存在隐患,及时排除,遇到强降雨天气过程,加大巡查、排查监测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力量,守牢“不死人”的底线,减少和降低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同时,在确保库塘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采取“一库一策”合理利用降雨资源增加蓄水,统筹抓好库塘安全度汛与蓄水抗旱工作。防震减灾方面,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部署要求,稳步推进“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实施,不断提升监测预报预警、震灾防御、地震应急、科普宣传综合能力水平。加强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建立一个更快捷的灾情上报渠道,确保发生灾害后第一时间有人收集上报灾情信息。加强对桥梁、隧道、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工程、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做好地震次生灾害防范工作。统筹抓好全县中小学地震预警终端安装工作,分顺序、分梯队逐步实现中小学等人员密集场所全覆盖。

(六)增强安全忧患意识,抓好重点时段防范。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群众过节、我们过关”的意识,越是在节假日、赶时间、抢进度的时候,越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全面分析评估本地区、所管行业领域在重点时段、节假日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把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好,把各类突出问题治理好,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坚决堵住漏洞盲区,确保重点时段不出事故。切实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发生事故险情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和处置。严格落实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加强事故信息核实上报,杜绝漏报、迟报、谎报和瞒报。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时刻保持备战状态,有针对性前置救援力量,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物资储备和实战演练,随时做好“打大仗、打硬仗”准备,确保发生事故高效处置、及时救援。坚决扛起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职责和使命,当好人民群众的“守夜人”。

  
    • 主办:云县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
      滇ICP备05003111号
    • 承办:云县政府信息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9220056
    • 制作及维护:云县政府信息中心
      政务服务热线:0883-3211423
    • 滇公安网备:53092202000102号
      运行维护:云县政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