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关于给予审批《2022年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乡村振兴农旅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请示


来源:爱华镇 作者: 时间:2022年06月20日 09:16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爱政发〔2022〕105号

云县乡村振兴局:

根据《云县财政局关于下达 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云县财农发〔2022〕72 号)文件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有关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决策部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实施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乡村振兴农旅综合示范项目。现将相关事项请示如下:

一、项目名称: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乡村振兴农旅综合示范项目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建设地点:云县爱华镇永胜村

四、项目建设内容

2022年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乡村振兴农旅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人畜饮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一)人畜饮水

人饮工程建设项目:新建人饮工程φ63PE管8.2公里。

(二)产业发展建设

辣椒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建设管道、开挖水池等配套灌溉种植辣椒达200亩。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活动室修缮建设项目:原有活动室修缮,新建党建活动室及安装电子大屏等。

2. 村庄入口景观建设项目:新建入口标志建筑、桥梁改造及LED灯亮化,入后景观绿化、扩建入口。

3. 村庄观景栈道建设项目:新建村庄宣传建筑及LED灯亮化,景观绿化等。

4. 村庄风貌提升建设项目:村庄美化亮化建设。

五、计划建设年限

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

六、项目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规划预计总投资100万元,资金来源: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100万元。

此示,如无不妥,敬请给予审批。

(联系人:毛文福)

附件:2022年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乡村振兴农旅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2022年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乡村振兴农旅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

2022年6月

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分类:城郊融合类村庄

乡村振兴村庄发展驱动类型:文旅驱动型

项目名称: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乡村振兴农旅发展示范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爱华镇人民政府

项目主管单位:云县乡村振兴局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

主要建设内容:人畜饮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规划预计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100万元。

建设期限: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

编审人员:段凤勇 (爱华镇党委书记)

杨 奇 (爱华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编制人员:陈光宇 (爱华镇党委副书记)

郑友山 (爱华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

张继斌 (爱华镇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

余正梅 (爱华镇移民专干)

罗正伟 (爱华镇乡村振兴办常务副主任)

张朝秋 (爱华镇乡村振兴办副主任)

陈桂银 (永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2022年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乡村振兴农旅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和《云县乡村振兴“四定”工作法实施方案》总体要求,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爱华镇结合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实际,认真分析乡村振兴人的资源清单、物的资源清单、问题清单和项目清单,切实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宜居村庄政策导向,以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为核心,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发展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实施2022年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乡村振兴农旅综合示范项目,打造区域美丽乡村振兴示范点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人的资源状况

1.基层党建

乡村要振兴,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永胜村下辖20个村民小组,2022年共有农户1330户5662人(已脱贫和边缘户41户178人),下坝田片区共有农户285户1248人(已脱贫和边缘户7户41人),设党总支1个,有党支部10个,共有党员112名,党员人数占全村人口的2.2%。近年来爱华镇党委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致力于打造讲政治、懂经济、会管理、能力强的村干部队伍,永胜村党总支在发展中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发展力、凝聚力。

2.新型经营主体

依托城郊优势,围绕建筑、果、蔬、药、苗圃等产业,永胜村下坝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目前登记的有14家,为永胜村下坝田的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新型职业农民

下坝田是上坝田和下坝田两个小组混居,上坝田组属于大朝山电站库区移民,2012年1月迁入,现有22户121人,下坝田属于漫湾电站库区移民,2009年迁入,现有63户214人。借助城郊便利优势和政府劳动力转移培训,大量下坝田村民进城务工,目前掌握电工、焊工、驾驶、汽修、酒店餐饮管理服务、科学养殖种植等技能的乡土人才共登记51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物的资源情况

1.具有农旅发展的生态资源。山:背靠云州老八景之一“天马迎晖”中的天马山。水:自然村内有河流2条,西边为小丙弄河,东边为永胜河。林:村内绿化覆盖面积较大,自然村林地总面积40亩,主要种植灯台树、坚果、晚熟芒果等林木。田地:下坝田周边村庄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空间巨大,下坝田自然村耕地总面积300亩。湖:自然村内无自然湖泊,3公里范围内有绿荫塘水库一座。路:自然村进村入户道路已全部硬化,但损坏较大。房:自然村内房屋75间砖混结构主房,村落房屋布局规范整齐。路灯、活动场所等设施齐全。

2.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下坝田背靠云州老八景之一“天马迎晖”中的天马山,是古时茶马古道驿站之一,是南来北往的马帮、兵家、生意人、商旅必经之道;具有独特的移民文化。下坝田现居村民全部是大朝山水电站和漫湾水电站移民,目前的文化习俗方面既保留了原住地的独特彝族、布朗族文化,又逐步融入了县城郊区较为现代开放的文明思想。

(三)存在问题和短板

1.产业发展方面。下坝田周边土地长期以来种植传统农作物甘蔗和玉米,产业类型较为单一,群众种植其他农作物的经验技术不足。灌溉水源缺乏,种植也基本是靠天吃饭。外出务工较多,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自然村内土地资源稀缺,新型经营主体规模较小,加工企业所需原料与自然村产业联系不够紧密,养殖业量小质弱,带动群众致富效益不明显。旅游行业经营主体缺乏,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劳动力多外出务工,村庄内以老人和小孩为主,缺乏劳动力。

2.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村庄内进村入户道路到硬化,但近年来,进村主干道道路破损严重,生产道路缺乏,环村公路没有打通。饮水未接入城市供水系统,目前使用水源来自县搬迁安置办实施的人畜饮水项目,供水范围包括永胜三个移民安置点,饮水水量仅能满足目前三个移民点正常需求。农业灌溉设施缺乏,旱季水流小,还会出现断流现象,无法满足周边农田灌溉需求。现有电网与乡村振兴示范点规划需求不匹配,需升级改造。

3.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活动场所建筑宽敞,能满足村民活动需求,但目前缺乏办公设施;村庄内有排水沟,但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垃圾实行清运制度,但缺乏专用运输车辆;村内公共厕所、垃圾桶等设施缺乏。

4.农村社会治理方面。下坝田现有村民全部为水电站库区移民,库区移民服从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需要,背井离乡、搬离故土,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经过各级努力,移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目前移民安居乐业,但由于户口、低保、土地等问题,存在未知维稳隐患。

二、目标任务

围绕“四个清单”,通过依托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开展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民风振兴、基础设施振兴等项目建设,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永胜村下坝田建设为:城郊融合,农旅互补,鲜花盛开的村庄。

三、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概算

2022年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乡村振兴农旅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人畜饮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一)人畜饮水

人饮工程建设项目:新建人饮工程φ63PE管8.2公里。项目总投资31.4万元,使用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

(二)产业发展建设

辣椒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建设管道、开挖水池等配套灌溉种植辣椒达200亩,投入资金25万元,使用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活动室修缮建设项目:原有活动室修缮,新建党建活动室及安装电子大屏等,投入资金15万元,使用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

2.村庄入口景观建设项目:新建入口标志建筑、桥梁改造及LED灯亮化,入后景观绿化、扩建入口,投入资金21万元,使用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

3. 村庄观景栈道建设项目:新建村庄宣传建筑及LED灯亮化,景观绿化等,投入资金15万元,使用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

4. 村庄风貌提升建设项目:村庄美化亮化建设,投入资金13.6万元,使用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

(四)资金来源及筹措

规划总投资:项目规划预计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100万元,云县青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筹10万元。

四、建设模式和利益机制

(一)建设模式。县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100万元,由爱华镇人民政府采取邀标建设方式进行项目建设。

(二)利益机制。项目建成后,涉及后续资产管理移交永胜村委会对项目工程定期进行管理及使用。

五、建设期限和步骤

(一)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年限:6个月。即,2022年6月—2022年11月。

(二)实施步骤

1.2022年6月,项目完成方案编制及申报。

2.2022年7月,项目获主管单位批复后,相关招投标、邀标及建设材料备料等工作。

3.2022年8月-2022年10月,完成项目所有建设内容的实施。

4.2022年11月,补充和完善项目中的不足。

5.2022年11月,完成项目验收及报账等扫尾工作,并做好项目总结及经验推广。

六、项目建设用地分析

项目所涉及土地均不踩耕地和生态两条红线,利用村集体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用作采摘园等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均合法合规。

七、环评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期间的建筑垃圾和运营后的污水排放。本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齐全,建筑垃圾和污水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较为完善的收排设施并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清扫和处理,基本上不会造成大的环境影响。本项目在建设期及正式使用后,虽然产生一定量的污染物,但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绿化工程,不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污染。故项目建设环境可行。

八、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对改善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该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将大大提升永胜村下坝田的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项目建设可让永胜上下坝田85户335名移民直接受益,并辐射带动永胜村其余18个村民小组1250户5462人发展增收。

(一)经济效益。随着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不断增长,将辐射带动本地种植、养殖的农产品需求,使新鲜蔬菜、土特产、水果、水产等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增加收入。有助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构成。带来外来经济注入,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进而增强经济实力。

(二)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符合永胜村的实际情况,可切实调整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大促进其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成长,为后续的农家乐建设和生态旅游起到开拓性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后,可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获得工资性收益,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治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另外,项目建成后,将会带动住宿、餐饮、娱乐、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

(三)生态效益。项目的建设,在开发完善永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融入了旅游契机,让永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九、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保障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建设实行法人负责制,由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项目法人单位对项目申报、建设实施、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全过程负责,为此镇人民政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成立以镇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项目工作的政法委员、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镇相关站站所办公室等单位负责人及项目村支部书记为成员,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领导。

(二)强化资金使用管理

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和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报账制管理,按工程进度分批分次进行支付,在资金使用上实行收支两条线,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做到资金到项目,核算到项目。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确保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档案,妥善保管,并保证无虚假凭证。

(三)严格招投标及物资采购

项目工程招投标和物资采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6号)和《云南省招投标条例》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四)严格项目资金公示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管理,规范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安排和分配、使用、管理,根据《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22]140号)《云南省全面实施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开办〔2018〕109号),乡村振兴项目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对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实施单位、建设内容,资金规模、来源构成、用途,实施期限、中标施工单位、竣工决算、审计、验收等基本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公告,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五)强化项目资金监督

确保乡村振兴项目的顺利实施,县级项目主管单位负责完善和落实项目监管制度,筑牢“群众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上级监督”五道防线,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跟踪监督,督促项目按时、按质实施,对项目推进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应及时纠正。并对资金支付情况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安全,督促项目高效、有序推进,做到让老百姓满意,保证项目的实施达到既定目标要求。

(六)加强项目验收总结和痕迹档案管理

项目按计划完成后,及时做好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按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要求,组织初验,工程验收合格后,写出初验报告,报请县乡村振兴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县级验收。同时,加强项目痕迹管理及项目信息数据录入,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档案,对项目批准文件、实施方案、工程建设进度报表材料和相关建设图片资料、资金决算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等各个环节的文件资料,按规定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并认真做好项目实施各个环节的经验总结。

(七)强化项目资产后续管理

为切实规范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项目效益。项目验收、交付使用后,按《云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及时对形成的项目资产按功能、类型、用途等分类进行资产登记、确权。明确项目资产性质和权属、管护单位、管护责任人、经营主体、受益人、利益联结和分配制度等内容,并按项目资产权属移交给相关权属单位和个人管理。纳入乡村振兴项目资产统一管理,并根据项目资产性质分别制定和完善项目后续管理办法,使项目工程发挥持久效益。

附件:2022年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乡村振兴农旅综合示范项目(三期)投资概算表(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