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政发〔2022〕140号
云县乡村振兴局:
根据《云县人民政府关于安排云县2022年度第一批次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和项目计划的通知》(云县政发〔2022〕14号)文件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有关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决策部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实施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现将相关事项请示如下:
一、项目名称: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改扩建
三、建设地点:云县爱华镇平掌村
四、项目建设内容
改扩建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1条全长3.01公里,路基宽4.0—4.5米,路面宽3.5—4.0米,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排水沟、挡墙等附属设施工程。
五、计划建设年限
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
六、项目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概算总投资198万元。资金来源:申请2022年第一批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98万元。
此示,如无不妥,敬请给予审批。
附件: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
2022年8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
2022年8月
项 目 名 称: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
项目主管部门:云县乡村振兴局
审 核:云县乡村振兴局
项目申报单位: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
编 写 人 员:郑友山 爱华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
张廷竹 爱华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吴有军 爱华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张继斌 爱华镇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
白绍荣 爱华镇公路管理所负责人
罗正伟 爱华镇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
杨先佑 爱华镇公路管理所工程信息管理员
梁正勇 爱华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毛文福 爱华镇项目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
黄光良 爱华镇平掌村支书、主任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7
第一节 项目概要 9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三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评价 12
第一节 地形 12
第二节 水文、气候、地质 12
第三节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12
第三章 项目编制依据 12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工程设计方案及投资概算 13
第一节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13
第二节 投资概算 14
第三节 建设用地分析...............................16
第五章 项目影响与评价 16
第一节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16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17
第三节 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18
第六章 项目建设管理 18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18
第二节 项目实施管理 19
第三节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21
第七章 项目竣工验收制度 22
第八章 保障措施 22
第九章 建成目标及效益分析 24
第十章 项目建议结论 25
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论
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东北部,国土面积3760平方公里,总人口38.9万人,居住着以彝族为主的22种少数民族。云县是澜沧江水利资源开发的第一站,澜沧江在境内流程185公里,国家先后在云县建成了漫湾、大朝山两大水电站,年均衡发电量为124亿千瓦时。云县是云南省重要的烟、酒、糖、茶基地县,烤烟、茶叶、蔗糖、核桃等产业已基本实现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茅粮酒业集团占据了云南酒品市场很大份额。云县历史悠久,境内考古发掘有距今3000多年的忙怀新石器遗址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鼓、铜钟、铜矛及青铜器冶炼遗址。云县拥有丰富的水电能源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素有“沧江明珠、古道重镇、云酒之乡”之美誉。
爱华镇古称大侯寨,系大侯长官司治城,自古为西南重镇。爱华镇地处云县城所在地,祥临、云保二级公路贯穿全境,南河、北河在城内交汇,是临沧东连昆明、西向缅甸、北接楚大、南下湄公的商贸与经济重镇,更是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物流、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全镇国土总面积526.7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28个村民委员会、306个自然村、315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11.5万人。境内居住着回、彝、白、傣、苗、佤、布朗、普米、拉祜、傈僳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3%。全镇共有耕地9.87万亩,人均1.49亩;有森林面积39.9万亩,森林覆盖率49%。2021年末,实现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6.45亿元,实现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6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95元。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云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优化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分配工作流程的通知》(云县巩固振组〔2022〕6号)、《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21〕140号)和《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云财农〔2021〕153号)相关规定,围绕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和《云县2022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由于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狭窄,雨季天山水较大,造成部分路段坑洼不平,损毁严重,给当地村民发展产业带来极大的不便。为切实做好村组产业道路提质增效,提高公路等级,改善通行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迫在眉睫。根据上级部署,爱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专题现场会,广泛听取村组干部和群众意见,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踏勘测设,编制《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节 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改扩建
三、项目建设地点: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组
四、项目建设年限: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
五、项目总投资:198万元
六、项目主管单位:云县乡村振兴局
七、项目建设单位: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
八、项目建设规模:改扩建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1条全长3.01公里,路基宽4.0—4.5米,路面宽3.5—4.0米,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排水沟、挡墙等附属设施工程。
九、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概算总投资198万元。资金来源:申请2022年第一批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98万元。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的产业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较为滞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出行较困难,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较艰巨。制约平掌村小河边片区发展缓慢的因素主要是产业道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人口集中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区域,加强和改善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只有加大产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平掌村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全长3.01公里,始建于九十年代初,现路面均为等外土路,路面崎岖不平,晴通雨阻,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坍方现象非常严重,交通现状非常滞后,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的建成,将与村委会其他村民小组及周边村委会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战略目标,加快当地农村奔小康步伐,切实增加经济收入的现实需要。当地群众建设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的积极性很高,将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配合。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的建成,将极大改善该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农民群众的产业发展积极性,切实增加经济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
爱华镇平掌村位于爱华镇西部,距爱华镇政府2公里,国土面积7平方公里,有耕地1918亩,人均耕地0.9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共有农户416户1677人,主要以汉族为主,另外有彝族、傣族、白族、拉祜族等5个少数民族。平掌村设党支部1个,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3名,党员数占全村人口的2.3%。本村的主要产业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及劳务输出,种植业主要有甘蔗、咖啡、坚果、水稻产业,养殖业主要有牛、猪、鸡产业。202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1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708元。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45人,平掌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镇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围绕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照贫困户退出6项指标,聚焦靶心,精准发力,2018年1月退出贫困序列。
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全长3.01公里,原有路面均为土路面,路基宽度为4.0—4.5米,无排水设施。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可直接受益3个村民小组180户农户720人,实施的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起点位于平河路岔口,终点至平掌村小河边组,安全标志及警示标志欠缺。
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评价
第一节 地形
项目区毗邻云临高速公路,海拔1100米-1250米。拟建道路路线为一条,建设里程全长3.01公里,地形标高在1100米至1250米之间,有效路面宽3.5—4.0米。
第二节 水文、气候、地质
沿线地形平缓,两边无边坡,海拔高度在1100米-1250米之间,属半坝区。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2℃-28℃,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地震烈度小于6°区。
第三节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筑路材料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搅拌车直接送往工程建设工地,运距较短。
第三章 项目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公路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技术规程、规范。
(一)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T51224-2017);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三)公路工程标准体系(JTG1001-2017);
(四)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 3820-2018);
(五)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2018);
(六)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
(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l-2014);
(八)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九)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
(十一)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
(十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十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工程设计方案及投资概算
第一节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根据当地地理位置、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及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资金、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产业道路采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混凝土路面3.01公里。
一、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基本级
路基宽度:4.0—4.5米,排水沟沟顶宽20cm,沟深40cm,底宽30cm 。
路面宽度:3.5—4.0米。
路面设计强度为:C30#
二、建设内容规模
硬化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1条全长3.01公里,有效路面平均宽3.5—4.0米,厚度15厘米,使用425型水泥,抗压强度均为C30混凝土。配套排水沟、挡墙、涵管、交通警示等设施建设。
三、主要工程量
(一)路基工程
实施土石方开挖、路基填筑、原路基软基处理、C15碎石混凝土挡土墙、排水工程。
(二)路面工程
实施级配碎石底基层铺筑、厚15厘米C30混凝土路面铺筑、路肩培土。
(三)涵洞工程
实施φ0.5米单孔钢筋混凝土圆管涵、交叉口C30混凝土盖板(含钢筋)、C15碎石混凝土现浇一字墙、铺底、送水、沉井。
(四)安全设施工程
实施示警墩及安装交通标志牌5块。
第二节 投资概算
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概算如下:
(一)路基工程
实施土石方开挖、路基填筑、原路基软基处理、C15碎石混凝土挡土墙、排水工程。路基工程概算投资449466.46元。
(二)路面工程
实施级配碎石底基层铺筑、厚15厘米C30混凝土路面铺筑、路肩培土。路面工程概算投资1389633.86元。
(三)涵洞工程
实施φ0.5米单孔钢筋混凝土圆管涵、交叉口C30混凝土盖板(含钢筋)、C15碎石混凝土现浇一字墙、铺底、送水、沉井。涵洞工程概算投资123425.80元。
(四)安全设施工程
实施示警墩及安装交通标志牌5块。安全设施工程概算投资17228.68元。
经概算,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98万元,其中:申请2022年第一批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98万元。
第三节 建设用地分析
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改建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产业道路1条全长3.01公里,有效路面宽3.5—4.0米。铺筑厚15厘米C30混凝土路面11403.64平方米(含养护、刻纹、填缝、模板),铺筑厚15厘米级配碎石底基层10943.5平方米。配套建设排水沟510.17立方米、挡墙222.43立方米、涵管63米、交通标志牌5块等设施。经爱华镇自然资源管理所、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和林业草原服务中心核实,项目建设全部在原有道路路面上铺筑水泥混凝土,不影响爱华镇总体规划。该项目为改善路面等级,原路面为土路,在此基础上进行硬化,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属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作为设施农用地管理,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
第五章 项目影响与评价
第一节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一、在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原材料(水泥、砂石)运输、堆放过程产生的扬尘、泥土的抛洒,将对大气环境及周围的环境卫生产生影响。
二、施工场地产生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三、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将对周围的环境卫生产生影响。
四、项目在施工期,施工设备如搅拌机等的运行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噪声影响。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工艺:严格按照建筑管理部门施工环保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
二、施工废水:为了减少施工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方对施工前期基础开挖施工阶段产生的基坑废水采取加大水池容积的方式延长废水滞留时间,达到沉淀泥沙和悬浮物的作用,并只抽、排沉清后的表层水;混凝土加工、浇注和养护等施工废水,采取设置小水塘(池)的方式沉淀泥沙悬浮物后用于混凝土搅拌和场地洒水等工序,以减少污水排放量,并节约水资源;生活废水通过沉淀池和公厕收集处理,使施工废水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减弱,保持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三、施工粉尘:为减少施工期建筑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施工场地需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同时还应对被运输车辆污染的道路进行及时的清扫、冲洗。
四、施工噪声:施工期内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合理调整高噪设备的使用时间或采取临时隔声屏障,使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避免尽量降低噪声对周围住户的影响。
五、垃圾: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对于建筑垃圾应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9号)加强管理,应及时清运至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或垃圾处理场地填埋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往指定的垃圾池,与村民生活垃圾统一处置,因此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垃圾处置得当,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六、施工期水土保护: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挖填同步;完善排水设施,筑好排水沟,有效汇集水流,避免水流冲走砂土,破坏周边水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复原。
第三节 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施工期间,要坚持文明施工,特别注意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带来的影响,进入营运期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污水,垃圾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清运,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项目的建设中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加强管理,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轻微,不存在大的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角度考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第六章 项目建设管理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由爱华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并成立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项目办、纪检办、财政所、乡村振兴办、公路管理所、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水务服务中心、林业草原服务中心和平掌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爱华镇人民政府请县级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行业要求进行监督管理。按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及时支付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不流失,质量不降低,按质按量完成建设内容,充分发挥项目效益。
第二节 项目实施管理
一、实行项目建设公告公示制
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21〕140号)相关规定做好公告公示,严格执行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公告、公示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建设期限、资金规模、资金来源、工程标准、工程规模、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人、举报电话等,以村组公示栏形式进行公告公示,不少于20天,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把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充分保障项目实施。
二、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建设实行法人负责制,由爱华镇人民政府为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按照项目建设程序组织实施,项目法人单位对项目申报、建设实施、资金管理等过程负责。平掌村委会对项目建成后管理负责。
三、实行项目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6号〈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1〕19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云政办函〔2020〕115号)规定和标准执行,通过“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召开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项目工程监理。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和安全生产合同,同时与监理单位签订工程监理合同,并与镇纪检部门签订廉政合同。在项目实施中,爱华镇人民政府将联合建设主管部门对项目投资、进度、质量进行动态控制,做好施工合同信息管理,协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认真履行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职责。
四、加强资金管理
项目批复并下达资金后,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云财农〔2021〕140号)、《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云财农〔2021〕153号)、《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和《云县2022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相关规定,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严格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确保资金拨付与项目建设基本一致,坚决杜绝出现资金滞留问题。实行项目资金报账制管理,坚持报账制和公示制。资金实行预拨制,按施工进度以及完成的工程量支付工程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结算付款,并扣留3﹪的项目资金作工程质量保证金,待运行一年后无工程质量问题,按程序支付保证金,同时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审计,增加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五、严格项目痕迹管理
做好从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的档案痕迹收集和管理,完备申请开工报告、批准文件、工程建设进度报表和相关图片资料、财务资料、施工资料、检查资料及资金决算报告、设计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材料。做到项目档案痕迹资料存放完整、规范,有据可查。
第三节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限为2022年8月—2022年12月,建设期限为5个月,具体实施进度安排如下:
2022年8月编制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并报批。
2022年9月完成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2022年10月—12月完成路线复测、路基土石方开挖、排水沟、路基垫层及路面浇筑等工程。
2022年12月下旬由爱华镇人民政府组织施工、设计、监理、质检、村组等部门对工程进行初验,并形成验收报告报主管部门进行终验。
第七章 项目竣工验收制度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建设痕迹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务必对项目实施前、中、后期的相关批准文件、现状图片资料、技术档案等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做好档案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有据可查。
注重竣工项目的初验工作。项目建设单位按照项目建设的相关要求,及时做好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按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要求,及时做好单项工程的质量检查或抽查,如发现质量差或不合格,要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为止。为确保建设项目尽早发挥效益,项目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初验,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合格后备齐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各项资料进行终验。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协调配合。成立相应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工作例会、督导检查、进展通报、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形成镇、村、组三级联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新格局,确保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有序推进。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项目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及时召开项目建设动员会、项目村召开理事会和户长会,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把群众变成实施项目、管理项目、监督项目的主体,成为项目建设的主力军,通过宣传增强建设的热潮,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完成。
(三)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项目建设要本着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统筹考虑村、自然村组织建设、文化、道路等公共设施布局,将产业道路建设与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整合。
(四)合理预算,加强监管。按照《云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要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严禁截留或挪用项目资金;工程要严格执行监理、验收、审计等制度;要严格施工管理,切实把好质量关,杜绝“豆腐渣”工程。
(五)管好用好,发挥作用。要建立长效管理制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办法,落实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产业道路基础设施长期、有效和安全使用。
(六)严格项目痕迹管理。做好从项目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的档案痕迹收集和管理,要完备申请开工报告、批准文件、工程建设进度报表材料和相关图片资料、资金决算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等材料。
(七)强化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为切实规范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专项衔接资金项目效益。项目县级验收后,及时开展项目资产登记、确权。明确项目资产性质和权属、管护单位、管护责任人、经营主体、受益人、利益联结和分配制度等内容,并按项目资产权属移交给相关权属单位和个人管理。纳入乡村振兴项目资产统一管理,并根据项目资产性质分别制定和完善项目后续管理办法,使项目工程发挥持久效益。
第九章 建成目标及效益分析
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极大改善项目区群众发展产业的条件,充分发挥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夯实了农业基础,有效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明显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了该片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致富奔小康能力,增加项目区群众的经济收入,不产生新的债务,实现了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新气象,加快了美丽村庄建设的步伐。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可极大改善该片区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直接受益平掌村3个村民小组180户农户720人。不断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效扩大了农村内需,较好地发挥了上级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该项目作用很大,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农村稳定、和谐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实施农村产业道路硬化建设项目,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带动农民就业,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继续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开辟新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有利于完善和激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充分调动农民筹资筹劳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让农民依靠自己的双手,在政府支持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推进以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实践,转变基层政权组织职能,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乡风文明;有利于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福祉万民的强农惠农政策,是一项真正的民生、民心工程。
第十章 项目建议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道路建设政策,投资规模适度,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建设措施有力,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立项准确。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有利于乡村产业道路与主干线的合理衔接,提高区域内的综合运输能力,可大大提高群众的生产力,促进商品流通,为当地群众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奠定了基础,改善了投资环境,必将带动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该项目实施是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加快乡村振兴的需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实可行。建议上级给予批准建设和支持。
附件:1、云县爱华镇平掌村小河边片区杂交稻旱种等粮蔬产业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表;
2、绩效目标申报表;
3、项目建设规划审批意见;
4、项目用地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