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政发〔2023〕62号
各村(社区):
为深入贯彻《云南省民政厅办公室关于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文件的通知》、《临沧市民政局关于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的通知》和《云县民政局关于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的通知》精神,为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对困难群众救助效率,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有效得到救助,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决定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帮助困难 群众排忧解难,全面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现制定《爱华镇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构建主动发现机制
构建县、乡 (镇 ) 、村 (社区 ) 和村 (居) 民小组 “四级联 动”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形成以县、乡(镇) 、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人员为基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救助主动发现队伍,努力做到“急难”对象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内,实现爱华镇社会救助无盲区的目标。
(一)构建基层主动发现网络组织
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充分利用“两网融合”,建立由村 (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党员组成的基层困难救助信息工作组,及时发现、收集困难救助信息上报组织; 镇级成立相应社会救助主动发现领导小组,组长由民政分管领导担任,负责牵头联系、组织和快速响应。充分发挥村(社区)的服务功能,将“主动发现机制”纳入村(社区)职责范围,由村(居)党组织书记负总责,民政协理员或指定专人负责,主动了解收集本区域内困难群众遭遇的急难事项线索,经入户核实后,符合各类救助条件的按规定程序办理。乡镇对上报的人员进行复核,县民政局每季度须适时对各地申请对象随机抽查、核实,防止出现漏报、错报现象,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对象享受社会救助的现象发生,做到应保尽保、该保才保,各村社区不降低标准,也不提高标准。
(二)畅通困难群众救助渠道
各村(社区)要进一步利用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公示栏、微信群和党员、组长扩大会议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公开救助联系电话, 畅通多样化、高效率的服务渠道,密切干群关系,做到困难群众提出申请和村“两委”、工作队主动发现救助相结合,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
二、构建主动发现救助流程
建立救助“急难”群众的“绿色救助通道”,完善社会救助相关制度,简化救助工作流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完善困难群众摸底、核实、上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一)组织摸底排查
村(社区)、工作队要组织协调好困难群众的摸底排查工作,采取入户走访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所辖区域困难群众进行摸排走访,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对特困、低保、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纳入监测范围的三类低收入家庭(监测户),以及困境未成年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对象,要定期开展走访。其中对特困供养对象和困境未成年人的走访核查,每月不少于1次。特殊气象条件恶劣情况下,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困境未成年人走访每周不少于1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困境未成年人在患重特大疾病时或出现生活自理能力全失的情形,其照料义务人或帮扶人每天要进行走访或照料。对遭遇突发性临时基本生活困难的对象要即刻巡查,分类救助。各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要对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错保、漏保”问题定期开展摸底排查,做到深入细致,不留死角。
(二)及时核查上报
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联络员)在发现或接到救助线索 后,应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发现确实有困难的,立即上报乡镇,乡镇经办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后,对符合相应救助条件的“急难”对象,按规定程序办理。
(三)帮助申请办理
对因患病或残疾的特殊对象,本人申请有困难的,村 (居)社会救助协理员(联络员)协助其收集、准备相关的书面申请材料,帮助提交救助申请。对涉及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的“急难”对象,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
(四)分类建立台账
各村(社区)根据走访排查情况,建立“急难”对象台账。按照困难人员身体状况、劳动能力、致困原因、困难程度和自救能力等具体情况,将困难群众分为特殊困难、一般困难、临时困难等类别,分类分项建立台账,并做好回访,随时掌握困难群体各方面的情况变化,综合家庭致困原因采取不同帮扶和救助措施,做到及时有效精准救助。
三、落实主动发现工作职责
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攻坚成果,明确主动发现责任主体,强化社会救助动态监督和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重要决策部署,推荐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各村(社区)要提高政治站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并成立以党总支书记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各项救助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二)明确工作职责
一是主动向社会公众告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渠道等事项。将其他社会救助职能部门的关联社会救助政策和办理渠道,一并向社会公众主动告知。二是及时入户调查核实并对核实情况召开两委会议讨论,并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上报,对不符合的做好解释说明。同时要建立回访工作机制,确保救助有时效有实效。
(三)严格督查考核
从2023年开始,各村(社区)要将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和救助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列入对年度考核,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严格按照《云县慈善会政府购买服务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进行对标对表,进行考核,对“急难”对象发现报告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
2023年4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