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政发〔2023〕33号
各村委会、乡级有关单位:
现将《忙怀乡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4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忙怀乡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重大建设项目的成效。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忙怀乡实际,制定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我乡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
我乡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据2023年初巡查排查,全乡已发生和潜在威胁的地质灾害点26个,其中纳入监测的有14个,13个点属于滑坡,一个点属于不稳定斜坡,共涉及698户2786人,直接或潜在经济损失21738.8万元。未纳入监测的12个监测点中,慢卡村新村组属于不稳定斜坡,邦六村阿坡田属于已治理滑坡,其余属于滑坡。忙怀乡潜在最大隐患点是拉弄村四家村组点,该隐患点属于不稳定斜坡。
我乡地质灾害呈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地质灾害点位于离乡政府所在地比较远的山区,并相对比较贫穷;二是地质灾害点四周都有村民和学校,随时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三是大多数地质灾害点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二、主要灾害点的分布
我乡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主要分布在以下村组。
(一)纳入监测的14个地质灾害点分布
1、新路村:甲坝田组、白竹林安置点。
2、慢卡村:石旮旯组、大平掌组、洼子组、平掌地组。
3、温速村:上下立新组、温速组。
4、拉弄村:四家村组、拉弄组。
5、高井槽村:丫口组(含高井槽学校)、山头组。
6、丙茂村:慢林组。
7、新街村:岩子脚组。
(二)未纳入监测的12个地质灾害点分布
1、邦六村:阿坡田、良子组翁梦。
2、忙贵村:半坡组、松山组背阴山。
3、新平村:橄榄山组。
4、新路村:岩子头组、丙勒组洼子、白竹林组(已搬迁)。
5、麦地村:团田组、果园组。
6、慢卡村:新村组、沙田组。
三、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和范围
(一)山区农村
全乡14个地质灾害点,直接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威胁着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
忙怀乡辖区内的国道和县乡公路、乡村公路不同程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四、重点防范期
地质灾害的发生90%与气象有关,降雨量多少直接影响灾害的规模和成灾范围。我乡的降水每年集中于5月至10月份,此段时期为重点防灾减灾阶段。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为目的开展防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自然资源工作,党委委员、政法委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具体抓此项工作。
2、忙怀乡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村民委员会主任与村民小组长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
(二)巡查排查,及时处置
乡上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在汛前、汛期、汛后对地质灾害定期不定期巡查排查,及时发现隐患和掌握辖区内地质灾害即将来临的信息,适时调整完善预案,应急调查过程中对正在发生或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按《云南省地质灾害处置规定》尽快采取必要的预防、抗救措施,进行及时处置,以最快的信息传递方式,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派出调查组赶赴现场,及时对灾害类型、成因和发展趋势做出明确判断,为救灾指挥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三)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建立灾害预报系统
由于我乡大部分灾害点分布在边远山区。全乡地质灾害点14个,14个隐患点都有监测人员,每个点设立监测员2名,共计28名,主汛期监测由监测人员做好监测记录,每月30日前上报国土所。确保灾害发生时,能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抢险救灾提供正确的依据。各村民委员会应成立相应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村民小组成立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救灾突击队,保障灾害发生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对于未纳入监测的12个地质灾害点,由相应的村民委员会负责日常巡查排查,发现灾情及时做好群众疏散、防灾抗灾抢险工作,同时及时上报乡人民政府。
六、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职责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依法履行本部门的职责:
(一)财政所按照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预算中安排年度防治专项资金。
(二)自然资源所配合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工作。
(三)水务服务中心负责指导、监督辖区内沿江、沿河及水利设施地质灾害防治预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加强对病险水库堤方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监控工作。
(四)林业草原服务中心负责泥石流和滑坡地段,因水土流失而引发的地质灾害地段植被保护和林地征用管理,指挥督促林地权属单位,制定生物防治方案,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五)安监部门抓好矿山安全生产,负责指挥矿山企业编制因生产活动引发矿山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监督防灾抗灾工作。
(六)村镇规划服务中心负责地质灾害点涉及村庄居民搬迁规划,制定基础设施重建方案。
(七)派出所负责地质灾害安全保卫工作,配合交通部门抓好道路畅通、疏道工作。
(八)卫生院负责在地质灾害发生后,组织医疗队伍,开展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九)高井槽村:丫口组滑坡点涉及到高井槽小学,威胁220余人。学校领导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力度,成立校片区负责人为组长,其他相关中层领导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预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师生疏散、防灾抗灾抢险工作,同时及时上报乡人民政府。
(十)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加强日常监测和落实巡查,值班、速报、督查制度。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规定内容抓落实。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树立地质灾害忧患意识。
(十一)各村委会要加强对监测人员管理,督促指导监测工作。同时做好12个未纳入监测的地质灾害点日常巡查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