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忙怀乡积极组织乡司法所、派出所走进慢卡小学,以“家校共育·法治护航”为主题,面向学生家长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核心法规,围绕校园安全、防范校园霸凌等热点问题,通过“以案释法+互动答疑”的形式,推动法治教育向家庭延伸,持续深化家校协同共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织密法治“防护网”。
精准普法: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对话”。活动现场,司法所工作人员以“家长法律责任清单”为切入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的刚性规定,剖析孩童厌学、家庭监护缺位等典型案例,强调家庭教育对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重要性。派出所民警则通过模拟校园霸凌场景,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强制报告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分级干预机制”,引导家长识别预警信号,强化“法治第一课”的家庭责任。
“以前总觉得孩子交给学校就尽到责任了,今天才明白家长不学法,可能会耽误孩子一辈子!”参与活动的家长在听完“监护职责十问十答”后感慨道。现场设置的“法律门诊”台前,10余位家长就离异家庭探视权、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等个性化问题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实现普法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机制创新:打造家校共育“法治生态圈”此次活动突破传统普法模式,以“三个一”机制深化家校联动:签订一份《家校法治共育责任书》,明确家长参与法治教育频次与学校定期反馈机制;开通一个“家校法治直通车”微信群,由司法所干警定期推送普法微课、在线答疑;根据《忙怀乡家校协同教育及家庭教育振兴综合实施方案》组建一个家长法治观察员队伍,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课程法治元素融入等开展监督。“法治教育不能止步于校园围墙。”乡主要领导表示,“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法治副校长+家长法治辅导员’双导师制,将家庭教育促进法、反家庭暴力法等纳入‘家长学堂’必修课,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法治教育的实践课堂。”
战略升维:以法治之力赋能乡村振兴。此次普法活动是忙怀乡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的缩影。乡党委政府以“抓前端、治未病”为理念,将家校共育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村级设立“童梦园”,统筹妇联、司法所、卫生院等多方资源;将家长普法参与度纳入“文明家庭”评选指标;针对地区特点,制作普法宣传手册,确保法治教育“不漏一村、不落一户”。
“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领导强调,“我们要以点带面,将普法教育与留守儿童关爱、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法治家校共同体’模式,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全民法治素养提升,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当法治信仰融入家风校训,当规则意识滋养乡土文明,这片热土上的每一株幼苗,都将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忙怀乡将多措并举开展好各项活动,持续激活家庭“法治细胞”,为培养新时代法治公民、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注入持久动力。(作者:郭璇 杨学敏 审核:张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