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茶房乡依托特有的红色资源优势,瞄准红色旅游,通过将“村头红谷”注入红色文化元素,茶房乡革命烈士陵园打造红色阵地,临沧市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旧址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三点一线”红色旅游资源和农文旅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当地的产业、娱乐、就业等行业发展,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乡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节假日期间村头红谷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纷纷打卡瓦族摩托舞,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观众掌声不断。据悉,依托以“红”字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和精品路线,茶房乡革命烈士陵园红色阵地和临沧市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让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断走深走实。目前,茶房乡共计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余万元。
“随着村头红谷游客的增多不仅促进了茶房乡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当地农户的就业增收。”乡党委副书记介绍道。
按照“美味乡间新寨、茶乡村头乐园”的规划理念和“一园四区”的功能布局,积极规划村头新寨乡村旅游产业园,用“活”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培育扶持特色产业,采取“党组织+农户+基地+水果产业”的发展模式,在特色优质水果基地种植蓝莓、蜂糖李、红雪梨、杨梅等为基础的特色产业200余亩,形成“种植+旅游+销售”的全链条产业链,实现多元化经营,促进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新寨村民李世美在“村头红谷”做起了“周末保洁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周末到这里打杂工,不仅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跟小孩,而且一天还能拿到150元到200元的收入,能为家里减轻一点负担,现在我们‘村头红谷’变得越来越好,到这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村头红谷”工作人员李世美说。据悉“村头红谷”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月服务人数14人,达成零工就业5人,月平均工资2500元左右。
笔者在村头新寨云县忠诚古树茶厂了解到,村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与妻子共同创办的云县忠诚古树茶厂,2023年挂牌成立就业扶贫车间,解决新寨脱贫人口就业19人。据了解,按照助力乡村振兴的原则,茶房乡搭建联农带农连结机制平台,依托村头村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劳动力为社员150人,主动负责与企业对接联系,实现了富余劳动力务工就业和发展创业。
“2024年以来,我们开展现代农民培训9场次610余人次,下步将持续抓好农村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将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养殖大户、乡土人才、回乡创业人员等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全面摸清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让现代农民增智增技,进一步带动更多人实现稳定就业和长期就业。”乡党委副书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