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政发〔2023〕75号
各村民委员会,各学校,各部门、中心、站所:
现将《大寨镇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云县大寨镇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大寨镇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解决“义务教育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我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的责任目标,紧抓秋季学期入学关键节点,进一步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基础教育工作,切实控制我镇义务教育辍学现象,防止在校学生辍学率出现反弹。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管理规定(试行)》要求,为进一步抓实我镇各中小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
各村、各学校、镇级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镇情,清醒认识控辍保学仍是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风险点,切实解决我镇“义务教育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工作,充分运用好党员会议、村“两委”会议以及微信群、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重视教育,社会齐参与的良好氛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安排,明确职责,强化领导,把控辍保学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实施好“双线四级”、“四包”控辍法,坚持依法控辍、预防为主,突出“宣、劝、助、职、规”五字控辍策略,落实“依法控辍、行政控辍、扶贫控辍、情感控辍、质量控辍”的具体措施,动员和组织镇、村、组,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全员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使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巩固率达98%以上。
二、明确职责,组建工作领导组
为切实抓好我镇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镇人民政府特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马富梅 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陈首良 镇教育党委书记、镇中心校校长
成 员:杨学海 镇党政办主任
肖会保 镇财政所负责人
陈载雪 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熊晓波 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主任
俸明富 镇水务服务中心主任
杨宝清 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主任
李卓楠 镇司法所所长
李德智 大寨卫生院负责人
郭 凡 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谢丕锋 大寨农商行行长
张龙云 新合农商行行长
李晓丽 镇乡村振兴办主任
张仕明 镇民政办主任
李云吉 镇社保中心负责人
13个村支书、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镇中心校办公室,由陈首良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各学校校长、中心校人员组成,负责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相关业务工作。
三、紧盯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抓好工作落实
(一)紧盯工作目标
要落实好“以镇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压紧压实“双
线四级”责任,推动镇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四步法”劝返职责,强化学校质量保学主阵地作用,紧紧守牢控辍保学底线。要以“四个负责”的态度和“抓上十年八年”的韧劲,聚焦“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和实现常态清零的工作目标。
(二)凝聚工作合力
各村、镇级有关部门要抓住秋季学期开学关键期,立即启动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确控辍保学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镇中心校要主动加强与派出所、乡村振兴办、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大对非法用工以及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力度,坚决杜绝非法聘用适龄学生,以及适龄学生进入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的情况发生,对疑似辍学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劝返。
四、统筹部署,强力推进控辍保学专项行动
(一)开展“四查三比对”锁定目标实现“底数清”
各村要以户籍适龄人口数据为标尺,通过公安部门获取户籍数据和进村入户到人等方式,精准掌握辖区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户籍适龄人口信息。镇中心校要认真督促学校清查国网学籍与在校学生情况,严格做到“人籍一致”,为比对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要通过户籍与学籍比对,精准锁定失学儿童少年,通过学籍与在校学生比对精准锁定辍学学生,通过辍学学生与脱贫户数据库比对精准锁定脱贫户辍学学生,全面摸清义务教育阶段户籍适龄人口就读情况和辍失学情况。
(二)及时清点报到情况,紧紧把好“入升关”
各村、镇中心校要严格落实招生入学政策,把好“入学关”“升学关”,做到小学一年级入学“应入尽入”、小学毕业升初中“应升尽升”。开学时,各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及时清点一年级、七年级新生注册报到情况;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继续执行日报告制度并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精准掌握学生每天到校情况。对未按时返校就读的学生,要列出清单,查明原因和去向,做好跟踪记录,对核实确认为疑似辍学的学生,要第一时间按“双线”报告制度(即严格将连续旷课3天及以上学生信息第一时间通过政府救助平台反映,同时以书面方式报告镇人民政府和镇中心校,并立即开展劝返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开学后辍学学生不新增、不反弹。
(三)持续抓好劝返安置推动常态清零
各村、镇中心校要按照“清存量、遏增量”的要求,紧盯教体局下发台账、政府救助平台存量辍学学生和秋季学期新增的疑似辍学学生,联合相关责任部门通过依法控辍“四步法”立即开展劝返工作,确保存量辍学学生、新增疑似辍学学生及时返校就读,切实做到“个个有落实、人人有交代”。要持续关注劝返复学学生在校就读情况,加大关爱帮扶稳控力度,坚决防止劝返学生再次辍学。要重点关注长期请假、反复请假、学业困难、厌学等学生,针对性加强亲情关爱帮扶,强化家校合作,健全控辍保学预警防控机制。
(四)强化“互联网+控辍保学”做到“过程实”
镇中心校要督促各义务教育学校及时开展秋季学期学籍清查行动,在做好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籍建立工作的同时,导出国网学籍与在校生信息一一比对,重点核查小学毕业未升学学籍、问题学籍、异常休学等“人籍不一致”情况,跟踪处理直至“人籍一致”。要强化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通过“镇中心校抓实校长、校长抓实班主任”规范考勤管理,实事求是通过“义务教育在校生动态管理系统”做好常态化日常考勤和抽样考勤工作。要将政府救助平台作为反映控辍保学工作过程的重要抓手,督促班主任通过政府救助平台反映疑似辍学、辍学学生信息并迅速启动劝返工作,做到平台工单办理无缝衔接和即劝即销,使劝返过程扎实、有迹可循和动态清零。要加强国网学籍系统、在校生动态管理系统、政府救助平台的数据衔接,强化视频核查系统运用,做到数据闭环动态管理。
(五)抓好特殊群体保障兜牢底线
各村、镇中心校、镇级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随迁子女辍学学生信息共享和联合劝返机制,按照“人在学籍地则由学籍地负责劝返,人不在学籍地则由学籍地函告户籍地,户籍地负责劝返”的原则抓好劝返。要高度关注并严防个别学生虽然学籍在校但长期脱离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事实性辍学”,精准严实开展劝返和安置工作;要扎实做好残疾儿童教育权利保障工作,为不能到校就读但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做好流动和留守儿童少年、残疾人子女、服刑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义务教育保障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五、严肃工作纪律,提升作风效能
(一)强化作风效能建设
各村、镇中心校、镇级有关部门要把精准严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重要抓手,从讲政治、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的高度认真对待,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要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逐级强化视频核查和一线监督检查,坚持抓整改与抓落实相统筹,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辍学的底线。对控辍保学推进不力、弄虛作假的学校及个人,要强化警示通报;情节严重的,严格按照《云南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管理规定(试行)》有关情形予以问责。聚焦动态管理系统日常考勤、抽样考勤、未考勤班级、漏报率及政府救助平台工单反映量、办结量等指标强化正向激励,并对工作不力、瞒报漏报、弄虛作假等问题进行警示通报。
(二)按要求报送有关数据
镇中心校要做好数据统计报送工作,确保报送数据统计口径一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学生动向明晰精准一致。严格实行“分级负责逐级审核把关并签字确认”上报制度,各中小学校上报的控辍保学数据由校长签字,镇中心校上报的控辍保学数据,由镇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镇中心校校长签字、盖章后才可上报。
(三)健全完善督导考核工作机制
要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镇人民政府考核体系,作为对各村“两委”及其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镇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后,对义务教育学生入学和控辍保学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对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组织领导、控辍保学及工作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并依照《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各村“两委”和有关职能部门及其有关责任人予以问责。
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降低辍失学率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控辍保学”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民生工程,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与社会、学校、家庭等部门齐抓共管,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抓实抓细“控辍保学”工作,为巩固我镇基础教育成果、抗稳“教育强镇”大旗而不懈努力!